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16页 |
1 番石榴的分布和营养价值 | 第11页 |
2 番石榴主要栽培品种 | 第11页 |
3 炭疽菌危害的和分类 | 第11-12页 |
4 番石榴病害研究概况 | 第12-15页 |
·番石榴主要病害 | 第12-13页 |
·番石榴炭疽病发病规律 | 第13页 |
·番石榴炭疽病防治研究 | 第13-15页 |
·农业防治 | 第14页 |
·化学防治 | 第14页 |
·果实采后处理 | 第14-15页 |
5 真菌分子生物学鉴定技术的发展 | 第15页 |
6 本研究目的意义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番石榴炭疽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 第16-4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6-23页 |
·供试材料 | 第16页 |
·供试病菌 | 第16页 |
·供试培养基 | 第16页 |
·实验方法 | 第16-23页 |
·病原菌分离、鉴定 | 第16-17页 |
·番石榴炭疽菌致病性测定 | 第17页 |
·不同培养基对菌株菌丝生长、产孢的影响 | 第17页 |
·不同温度对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 | 第17-18页 |
·正交试验筛选菌株产孢培养基 | 第18页 |
·不同pH对菌株生长、产孢的影响 | 第18页 |
·不同光照对菌株菌丝生长、产孢的影响 | 第18页 |
·不同时间的孢子萌发率 | 第18-19页 |
·光照对菌株孢子萌发的影响 | 第19页 |
·不同温度对菌株孢子萌发的影响 | 第19页 |
·不同pH对菌株孢子萌发的影响 | 第19页 |
·菌株的不同菌龄对孢子萌发和附着胞形成的影响 | 第19页 |
·不同营养对菌株孢子萌发的影响 | 第19页 |
·菌丝和孢子致死温度测定 | 第19-20页 |
·附着孢在不同时间的产生情况 | 第20页 |
·不同叶煎汁对附着孢形成的影响 | 第20-21页 |
·番石榴叶片和果实潜伏病害调查 | 第21页 |
·番石榴炭疽病病果种子带菌调查 | 第21页 |
·番石榴炭疽菌入侵方式测定 | 第21-22页 |
·不同裁枝方式和套袋处理对番石榴枝条体外存活的影响 | 第22页 |
·接种番石榴枝条实验 | 第22页 |
·水浴条件对番石榴枝条成活的影响 | 第22-23页 |
·病果靠接实验 | 第2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3-39页 |
·番石榴炭疽病症状与病原菌鉴定 | 第23-24页 |
·番石榴炭疽菌致病性测定 | 第24页 |
·不同培养基对番石榴炭疽菌菌丝生长、产孢的影响 | 第24-26页 |
·不同温度对番石榴炭疽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第26页 |
·正交试验筛选番石榴炭疽菌产孢培养基 | 第26-27页 |
·不同pH对番石榴炭疽菌菌丝生长、产孢的影响 | 第27-28页 |
·不同光照对番石榴炭疽菌菌丝生长、产孢的影响 | 第28页 |
·不同时间的孢子萌发率 | 第28-29页 |
·不同光照对番石榴炭疽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 第29页 |
·不同温度对番石榴炭疽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 第29-30页 |
·不同pH对番石榴炭疽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 第30页 |
·不同番石榴炭疽菌菌龄对孢子萌发和附着胞产生的影响 | 第30-31页 |
·不同营养对番石榴炭疽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 第31-32页 |
·番石榴炭疽菌菌丝和孢子致死温度测定 | 第32页 |
·附着孢在不同时间的产生情况 | 第32-33页 |
·不同叶煎汁对番石榴炭疽菌附着胞产生的影响 | 第33页 |
·番石榴果实潜伏病害调查 | 第33-34页 |
·番石榴炭疽病病果种子带菌调查 | 第34-35页 |
·番石榴炭疽菌入侵方式测定 | 第35-37页 |
·不同裁枝方式和套袋处理对番石榴枝条体外存活的影响 | 第37-38页 |
·接种番石榴枝条致病实验 | 第38页 |
·水浴处理对番石榴枝条成活的影响 | 第38-39页 |
·番石榴病果靠接实验 | 第39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39-41页 |
第三章 防治剂对番石榴炭疽菌室内毒力测定 | 第41-4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1-43页 |
·供试材料 | 第41页 |
·供试药剂 | 第41页 |
·供试培养基 | 第41页 |
·实验方法 | 第41-43页 |
·不同防治剂对番石榴炭疽菌菌丝室内毒力测定 | 第41-42页 |
·不同防治剂对番石榴炭疽菌孢子室内毒力测定 | 第42-4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3-44页 |
·不同防治剂对番石榴炭疽菌菌丝室内毒力测定 | 第43页 |
·不同防治剂对番石榴炭疽菌孢子室内毒力测定 | 第43-44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44-45页 |
第四章 番石榴炭疽菌PCR检测 | 第45-4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5-47页 |
·供试材料 | 第45页 |
·供试菌株 | 第45页 |
·实验方法 | 第45-47页 |
·各病原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45-46页 |
·各病原菌ITS序列扩增、电泳检测 | 第46-4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7-48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48-49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9-50页 |
附表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