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导言 | 第10页 |
第一章 缔约过失责任的内涵 | 第10-18页 |
第一节 缔约过失责任的含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缔约过失责任的理论基础 | 第11-12页 |
一、侵权行为说 | 第11页 |
二、法律行为说 | 第11页 |
三、法律规定说 | 第11页 |
四、诚实信用说 | 第11-12页 |
第三节 我国的缔约过失责任法律制度 | 第12页 |
第四节 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 | 第12-15页 |
一、缔约一方当事人有违反法定附随义务或先合同义务的行为 | 第13-14页 |
二、违反先合同义务一方缔约人在主观上必须存在过错 | 第14页 |
三、该违反先合同义务的行为给对方造成了的损失 | 第14-15页 |
四、缔约一方当事人违反先合同义务的行为与对方所受到的损失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 | 第15页 |
第五节 缔约过失责任的法律特征 | 第15-16页 |
一、法定性 | 第15页 |
二、相对性 | 第15-16页 |
三、补偿性 | 第16页 |
四、财产性 | 第16页 |
第六节 缔约过失责任存在的四种状态 | 第16-18页 |
一、合同不成立时之缔约过失责任 | 第16-17页 |
二、合同成立但未生效时之缔约过失责任 | 第17页 |
三、合同无效时之缔约过失责任 | 第17页 |
四、合同被撤销时之缔约过失责任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侵权责任的联系和区别 | 第18-21页 |
第一节 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 | 第18-19页 |
第二节 缔约过失责任与侵权责任 | 第19-21页 |
第三章 缔约过失责任的价值 | 第21-22页 |
第一节 缔约过失责任的价值基础 | 第21页 |
第二节 缔约过失责任价值观的演进 | 第21-22页 |
第三节 缔约过失责任的价值分析 | 第22页 |
第四章 缔约过失责任的适用范围 | 第22-27页 |
第一节 缔约之际未尽保护义务 | 第22-23页 |
第二节 未尽通知义务 | 第23页 |
第三节 未尽说明义务 | 第23-24页 |
第四节 违反诚实义务 | 第24-25页 |
第五节 违反忠实义务 | 第25-26页 |
第六节 违反信用义务 | 第26-27页 |
第五章 缔约过失责任的主要分类 | 第27-29页 |
第一节 非加害性缔约过失责任的损害赔偿 | 第27-28页 |
第二节 加害性缔约过失责任损害赔偿 | 第28-29页 |
一、为致缔约当事人人身损害系缔约另一方当事人 | 第28页 |
二、为致缔约当事人人身损害系第三人、意外事件或不可抗力 | 第28-29页 |
第六章 易混淆为缔约过失责任的其他情况 | 第29页 |
第一节 区别信赖利益损失与正常成本费用支出 | 第29页 |
第二节 区别信赖利益损失和交易风险 | 第29页 |
第七章 缔约过失责任赔偿中利益范围的确定 | 第29-34页 |
第一节 信赖利益是赔偿范围的主要内容 | 第29-32页 |
一、信赖利益学说 | 第30页 |
二、信赖利益学说辨析 | 第30-31页 |
三、信赖利益的内涵属性 | 第31-32页 |
四、信赖利益损失的特殊情况 | 第32页 |
第二节 赔偿范围一般应以履行利益为限 | 第32-33页 |
第三节 赔偿范围不限于履行利益的情况 | 第33页 |
第四节 赔偿范围不包括精神损害赔偿 | 第33-34页 |
第八章 缔约过失责任中信赖利益的具体损害赔偿范围 | 第34-36页 |
第一节 缔约过失责任赔偿范围的具体内容 | 第34页 |
第二节 间接损失的赔偿依据 | 第34-35页 |
第三节 机会利益损失的具体赔偿标准 | 第35-36页 |
第九章 缔约过失损害赔偿在司法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 第36-37页 |
第一节 合理信赖的认定问题 | 第36页 |
第二节 机会损害的司法认定 | 第36-37页 |
第三节 关于举证责任问题 | 第37页 |
第十章 缔约过失责任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 第37-40页 |
第一节 相关案例分析 | 第37-40页 |
第二节 对我国缔约过失责任制度完善的思考 | 第40页 |
一、《合同法》未规定先合同义务及种类 | 第40页 |
二、《合同法》未明确缔约过失责任的归责原则是过错责任 | 第40页 |
三、《合同法》未明确规定缔约过失责任的损害赔偿范围 | 第40页 |
第十一章 确定缔约过失责任具体赔偿范围的实践意义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