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 ·引言 | 第9页 |
| ·国内外冷弯型钢的发展状况 | 第9-12页 |
| ·冷弯型钢在国外的发展状况 | 第9-10页 |
| ·冷弯型钢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 第10-12页 |
| ·冷弯型钢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 第12-16页 |
| ·冷弯型钢在国外的研究状况 | 第12-14页 |
| ·冷弯型钢在我国的研究状况 | 第14-16页 |
| ·课题的提出 | 第16页 |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第2章 初始缺陷及对轴压柱整体稳定承载力的影响 | 第17-32页 |
| ·引言 | 第17页 |
| ·轴心受压构件整体稳定理论 | 第17-22页 |
| ·理想轴心受压构件的弯曲屈曲 | 第17-20页 |
| ·理想轴心受压构件的非弹性屈曲 | 第20-22页 |
| ·轴心受压构件的缺陷及其对构件整体稳定性的影响 | 第22-32页 |
| ·冷弯效应的影响 | 第22-24页 |
| ·初始几何缺陷的影响 | 第24-29页 |
| ·构件初弯曲(初挠度)的影响 | 第24-27页 |
| ·构件初偏心的影响 | 第27-29页 |
| ·规范中考虑几何缺陷影响的方法 | 第29页 |
| ·残余应力的影响 | 第29-30页 |
| ·几种缺陷的综合影响 | 第30-32页 |
| 第3章 冷弯方矩型管初始缺陷的检测及分布 | 第32-49页 |
| ·冷弯残余应力的检测与分布 | 第32-43页 |
| ·传统的残余应力的检测方法 | 第32-37页 |
| ·有损检测法 | 第32-36页 |
| ·无损检测法 | 第36-37页 |
| ·残余应力的分布 | 第37-43页 |
| ·初始几何缺陷的检测与分布 | 第43-45页 |
| ·冷弯强化效应的检测及检测结果 | 第45-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4章 考虑初始缺陷的中厚壁冷弯方矩管柱轴压极限承载力分析与比较 | 第49-79页 |
| ·引言 | 第49页 |
| ·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简介 | 第49-50页 |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50-57页 |
| ·单元类型与网络 | 第51-52页 |
| ·材料属性 | 第52-53页 |
| ·冷弯残余应力 | 第53-55页 |
| ·初始几何缺陷 | 第55-56页 |
| ·边界约束 | 第56-57页 |
| ·分析方法 | 第57页 |
| ·有限元结果分析与比较 | 第57-79页 |
| ·与实验比较验证有限元建模的正确性 | 第57-61页 |
| ·冷弯方矩管柱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规范计算结果对比 | 第61-79页 |
| ·我国现行两种相关规范的算法 | 第61-62页 |
| ·极限承载力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规范计算结果的比较 | 第62-67页 |
| ·有限元分析的稳定系数与规范计算值的比较 | 第67-72页 |
| ·初始几何缺陷及初始残余应力对构件极限承载力的影响比较 | 第72-76页 |
| ·初始缺陷对构件轴向荷载-压缩变形曲线的影响比较 | 第76-79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9-82页 |
| ·本文结论 | 第79-80页 |
| ·有待研究的问题 | 第80-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6-87页 |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