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2 区域物流相关问题 | 第15-22页 |
·区域物流概述 | 第15-17页 |
·区域物流的定义 | 第15页 |
·区域物流主体、客体和载体的关系 | 第15-16页 |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 第16页 |
·区域物流在区域经济中的战略地位 | 第16-17页 |
·国内区域物流的发展 | 第17-19页 |
·区域物流竞争力 | 第19-22页 |
·区域物流竞争力内涵 | 第19-20页 |
·区域物流竞争力的发展过程 | 第20-21页 |
·区域物流竞争力分析的意义 | 第21-22页 |
3 区域物流竞争力水平分析与评价 | 第22-28页 |
·分析与评价的目标 | 第22-23页 |
·分析与评价的原则 | 第23-24页 |
·分析与评价的内容 | 第24-28页 |
4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评价方法 | 第28-43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 第28页 |
·评价准则的构建 | 第28-29页 |
·评价指标的定义和分析 | 第29-37页 |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准则 | 第29-30页 |
·物流需求规模评价准则 | 第30-32页 |
·物流供给状况评价准则 | 第32-33页 |
·物流企业发展水平评价准则 | 第33-35页 |
·信息发展水平评价准则 | 第35-36页 |
·物流发展宏观环境评价准则 | 第36-37页 |
·区域物流竞争力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7-39页 |
·评价指标的设计 | 第37-38页 |
·评价指标的数据来源 | 第38-39页 |
·区域物流竞争力水平的评价方法 | 第39-43页 |
·评价方法介绍 | 第39-41页 |
·评价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 第41-43页 |
5 区域物流竞争力水平的培育 | 第43-64页 |
·区域物流竞争力水平培育的思路 | 第43-44页 |
·区域物流竞争力培育的途径 | 第44-64页 |
·区域物流规划框架的制定 | 第44-46页 |
·区域物流基础竞争力的培育 | 第46-53页 |
·区域物流技术竞争力的培育 | 第53-58页 |
·区域物流环境竞争力的培育 | 第58-64页 |
6 义乌市发展区域物流的相关分析 | 第64-101页 |
·义乌物流体系实证分析 | 第64-81页 |
·总体描述 | 第64-67页 |
·托运处现状分析 | 第67-69页 |
·经营户物流现状分析 | 第69-77页 |
·制造企业物流现状分析 | 第77-79页 |
·发展潜力分析 | 第79页 |
·义乌现有物流模式的SWOT分析 | 第79-81页 |
·义乌市区域物流竞争力水平的培育 | 第81-91页 |
·培育有利于义乌区域物流发展的环境竞争力 | 第81-88页 |
·培育有利于义乌区域物流发展的基础竞争力 | 第88-90页 |
·培育有利于义乌区域物流发展的信息网络 | 第90-91页 |
·义乌市区域物流竞争力水平培育的对策建议 | 第91-101页 |
·发展义乌现代物流的战略体系 | 第91-92页 |
·发展现代物流的改革与发展思路 | 第92-95页 |
·建立统一的的综合物流管理体制 | 第95页 |
·加快现代物流企业的培育,提升区域物流服务的水平与质量 | 第95-97页 |
·加强义乌区域物流发展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 | 第97-98页 |
·推动物流技术进步,提高区域物流的核心竞争力 | 第98-99页 |
·努力构建现代物流信息平台,提高区域物流的信息化水平 | 第99-101页 |
结束语 | 第101-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5页 |
致谢 | 第105-106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