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机器人的产品形式与设计要素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图目录 | 第8-9页 |
| 表目录 | 第9-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课题背景 | 第10-13页 |
| ·家用机器人的定义 | 第10-11页 |
| ·民用产品项目的可行性 | 第11-12页 |
| ·计算机革命的佐证 | 第12-13页 |
|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4-15页 |
|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 第2章 技术产品化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第16-21页 |
| ·技术产品化的风险和机遇 | 第16-17页 |
| ·工业设计在技术产品化中的积极作用 | 第17页 |
|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第17-20页 |
| ·新产品的生命周期 | 第18-19页 |
| ·家用机器人的生命周期形态的不足与改善 | 第19-20页 |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 第3章 平台型产品的模糊前端与分布式设计 | 第21-29页 |
| ·模糊前端和创新流程 | 第21-25页 |
| ·渐进型产品、平台型产品和突破型产品 | 第21-22页 |
| ·家用机器人是一种平台型产品 | 第22-23页 |
| ·平台型产品的模糊前端 | 第23页 |
| ·案例:水下机器人NPD过程中的决策困难 | 第23-25页 |
| ·执行模糊前端 | 第25-26页 |
| ·分布式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第26-28页 |
| ·分布式设计的主要原则与成功因素 | 第27-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第4章 机器人技术的民用市场需求分析 | 第29-34页 |
| ·高技术产品的需求分析 | 第29-32页 |
| ·VALS用户价值观念及生活形态 | 第29-30页 |
| ·生活形态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30页 |
| ·中国居民分类范式(VALS) | 第30-32页 |
| ·家用机器人的潜在消费群体 | 第32-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5章 家用机器人的产品形式和交互设计 | 第34-45页 |
| ·家用机器人产品的轮廓 | 第34-38页 |
| ·如何寻求民用机器人的产品形式 | 第36-38页 |
| ·家用机器人的交互作用 | 第38-44页 |
| ·案例:智能机器人吸尘器的交互设计 | 第39-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6章 家用机器人产品的设计要素 | 第45-57页 |
| ·设计要素的总结 | 第45页 |
| ·智能割草机器人项目 | 第45-56页 |
| ·市场调研 | 第45-49页 |
| ·确定我们的目标 | 第49-51页 |
| ·技术路线方案与客体分解 | 第51-52页 |
| ·设计先于技术 | 第52-54页 |
| ·项目总结与经验 | 第54-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7-59页 |
| ·本文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57页 |
| ·本文的贡献和创新之处 | 第57-58页 |
|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60-61页 |
| 个人简历 | 第61-62页 |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