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幸福观的哲学意蕴
内容提要 | 第1-7页 |
导论 幸福——人类永恒的主题 | 第7-16页 |
一、人类生活的目的:追求幸福 | 第7-13页 |
二、幸福与人生的终极意义 | 第13-16页 |
第一章 幸福的概念及性质 | 第16-41页 |
一、幸福概念的历史考察 | 第16-26页 |
二、马克思的幸福概念确证 | 第26-31页 |
三、幸福的特征 | 第31-41页 |
第二章 西方哲学幸福观回溯 | 第41-75页 |
一、西方理性主义幸福观 | 第41-53页 |
二、西方感性主义幸福观 | 第53-63页 |
三、西方基督教幸福观 | 第63-68页 |
四、现代悲观主义幸福观 | 第68-75页 |
第三章 马克思幸福理论的形成过程 | 第75-104页 |
一、青年时期——幸福思想的萌芽 | 第75-77页 |
二、《博士论文》——马克思幸福学说的宣言 | 第77-81页 |
三、《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 第81-88页 |
四、《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 第88-97页 |
五、《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幸福思想 | 第97-104页 |
第四章 马克思幸福思想的真蕴 | 第104-139页 |
一、人类幸福的真实根基:现实生活世界 | 第104-112页 |
二、幸福理论的确证:人的本质 | 第112-122页 |
三、幸福获得的保障:人的自由和解放 | 第122-134页 |
四、人类幸福社会的理想状态:共产主义社会 | 第134-139页 |
第五章 马克思幸福思想的当代价值 | 第139-148页 |
一、当代的技术、精神异化导致人的幸福异化 | 第139-144页 |
二、马克思幸福思想的现代启示 | 第144-148页 |
参考文献 | 第148-153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53-154页 |
论文摘要 | 第154-158页 |
Abstract | 第158-1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