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要 | 第1-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30页 |
| ·香豆素类化合物概述 | 第10-21页 |
|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 | 第10-11页 |
|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 第11-12页 |
|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生物学活性 | 第12-21页 |
| ·亮菌甲素的研究概况 | 第21-27页 |
| ·亮菌甲素的结构与理化性质 | 第21页 |
| ·亮菌甲素的药理作用 | 第21-22页 |
| ·亮菌甲素的临床应用 | 第22-26页 |
| ·亮菌甲素的性质研究 | 第26-27页 |
|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在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 第27-28页 |
|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 | 第28-29页 |
| ·本论文的研究方案 | 第29-30页 |
| 第二章 生物样品中亮菌甲素的LC/MS/MS 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30-39页 |
| ·亮菌甲素的理化性质与分析方法 | 第30-31页 |
| ·亮菌甲素的血浆样品分析方法 | 第31-38页 |
| ·仪器及条件 | 第31-32页 |
| ·分析方法确证 | 第32-37页 |
| ·未知样品的测定 | 第37-38页 |
| ·讨论 | 第38-39页 |
| 第三章 亮菌甲素在大鼠体内的绝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 第39-45页 |
| ·实验设计 | 第39-40页 |
| ·样品测定 | 第40页 |
| ·数据分析 | 第40-41页 |
| ·实验结果 | 第41-44页 |
| ·色谱行为 | 第41页 |
| ·标准曲线 | 第41页 |
| ·批内及批间RSD 的测定 | 第41页 |
| ·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及绝对生物利用度 | 第41-44页 |
| ·小结 | 第44-45页 |
| 第四章 亮菌甲素在大鼠体内的代谢研究 | 第45-52页 |
| ·实验设计 | 第45页 |
| ·样品测定 | 第45-4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6-51页 |
| ·小结 | 第51-52页 |
| 第五章 亮菌甲素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第52-68页 |
| ·实验设计 | 第52-56页 |
| ·研究对象 | 第52页 |
| ·药品及来源 | 第52-53页 |
| ·给药方案 | 第53页 |
| ·样品采集与处理 | 第53-56页 |
| ·样品测定 | 第56页 |
| ·研究数据 | 第56-66页 |
| ·结果分析 | 第66-67页 |
| ·不良反应 | 第67-68页 |
| 第六章 实验部分 | 第68-74页 |
| ·药品与试剂 | 第68页 |
| ·溶液配制 | 第68-69页 |
| ·仪器与设备 | 第69-70页 |
| ·实验动物 | 第70页 |
| ·亮菌甲素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数据 | 第70-72页 |
| ·亮菌甲素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数据 | 第72-74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74-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85页 |
| 中文摘要 | 第85-89页 |
| ABSTRACT | 第89-93页 |
| 致谢 | 第93-94页 |
| 个人简介 | 第94-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