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植物基因工程论文

红景天糖基转移酶家族基因克隆、鉴定及转基因发根系统的建立

提要第1-6页
Summary第6-12页
前言第12-16页
第一篇 文献综述第16-38页
 第一章 红景天及红景天苷研究进展第16-26页
  1 红景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第16-19页
   ·红景天的化学成分第16-17页
   ·红景天的药理作用第17-19页
  2 红景天的有效成分提取制备第19-22页
   ·酪醇的提取与制备第20页
   ·红景天苷的提取与制备第20-22页
  3 红景天的生态学研究第22-23页
  4 红景天的生物学研究进展第23-26页
   ·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第23页
   ·悬浮细胞培养第23-24页
   ·发根培养第24-26页
 第二章 高等植物糖基转移酶的研究进展第26-34页
  1 糖基转移酶的分类第26-27页
  2 葡萄糖基转移酶的分析与鉴定第27-33页
   ·通过蛋白纯化方法鉴定第27-28页
   ·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第28-31页
   ·借助功能基因组学方法鉴定第31-33页
  3 酪醇糖基转移酶第33-34页
 第三章 毛状根生产次生代谢物的研究进展第34-38页
  1 毛状根的优良特性第34-35页
   ·激素自养第34页
   ·生长迅速第34-35页
   ·遗传稳定性第35页
  2 毛状根生产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第35-36页
  3 展望第36-38页
第二篇 研究内容第38-104页
 第一章 高山红景天糖基转移酶家族基因的分离及特性分析第38-7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9-55页
   ·材料第39-40页
   ·方法第40-5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5-69页
   ·红景天愈伤细胞与根中糖基转移酶活性随时间变化趋势第55-56页
   ·总RNA 的提取第56-57页
   ·UGTC2 和UGTR 基因3'端序列的分离第57-58页
   ·UGTC2 和UGTR 基因5'端序列的克隆第58-59页
   ·UGTC2 和UGTR 基因的电子合并及全长cDNA 的克隆第59-60页
   ·UGTC1 基因全长cDNA 的克隆第60-61页
   ·UGTC2 和UGTR 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61-64页
   ·UGTC2 和UGTR 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域分析第64页
   ·UGTC2 和UGTR 与其它植物UDP-葡萄糖基转移酶氨基酸序列的多序列比对第64-66页
   ·UGTC1,UGTC2 和UGTR 与拟南芥和其它植物部分已鉴定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的系统进化树构建与分析第66-69页
  3 讨论第69-71页
   ·高山红景天糖基转移酶基因克隆方案的选择第69-70页
   ·引物设计方法的选择第70-71页
  4 小结第71-72页
 第二章 高山红景天糖基转移酶基因异源表达及其催化功能研究第72-8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72-77页
   ·材料第72-73页
   ·方法第73-7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77-82页
   ·重组载体pET-28a-UGTC1、pET-28a-UGTC2 和pET-28a-UGTR的鉴定第77-78页
   ·重组载体pET-28a-UGTC1、pET-28a-UGTC2 和pET-28a-UGTR的测序第78页
   ·UGTC1、UGTC2 和UGTR 基因在E.coli 中诱导表达的SDS-PAGE分析第78-79页
   ·纯化后的蛋白的SDS-PAGE 分析第79-80页
   ·蛋白浓度的测定第80页
   ·重组蛋白对酪醇催化性质的研究第80-82页
  3 讨论第82-83页
  4 小结第83-84页
 第三章 发根农杆菌介导的葡萄糖基转移酶转化高山红景天第84-10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84-93页
   ·材料第84-85页
   ·方法第85-9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93-102页
   ·pCAUGTC1、pCAUGTC2 和pCAUGTR 载体的构建第93-97页
   ·重组载体 pCAUGTC1、pCAUGTC2 和 pCAUGTR 载体的鉴定第97-98页
   ·转基因发根系统的建立第98-99页
   ·转基因发根的鉴定第99-100页
   ·高山红景天转基因发根红景天苷的HPLC 检测第100-102页
  3 讨论第102-103页
   ·转化系统的选择第102页
   ·转基因系统的构建第102-103页
   ·转基因发根检测第103页
  4. 小结第103-104页
结论第104-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20页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第120-121页
中文摘要第121-124页
Abstract第124-127页
致谢第127-128页
导师简介第128-129页
作者简介第129页

论文共1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OGD/R模型诱导SH-SY5Y细胞凋亡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下一篇:EDEM2、ARFRP1及ERp29对蓖麻毒素逆向转运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