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9页 |
·并联电力有源滤波器研究的意义 | 第9-11页 |
·并联电力有源滤波器的基本原理 | 第11-12页 |
·APF 的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谐波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补偿电流控制方法 | 第13-15页 |
·APF 的前景 | 第15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5-17页 |
第2章 并联有源滤波器的结构特点及滤波原理分析 | 第17-28页 |
·并联型电力有源滤波器的结构特点 | 第17-20页 |
·单独使用的并联有源滤波器 | 第17页 |
·有源、无源混合型APF | 第17-19页 |
·无源和有源的串联注入式拓扑结构 | 第19页 |
·并联滤波器主电路的工作原理 | 第19-20页 |
·并联有源滤波器主电路的数学模型 | 第20-25页 |
·开关函数描述的数学模型 | 第20-23页 |
·采用占空比描述的VSR 数学模型 | 第23-25页 |
·并联滤波器滤波原理分析 | 第25-27页 |
·受控电流源变换支路阻抗 | 第25页 |
·阻抗变换应用于APF 的滤波原理 | 第25-27页 |
·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并联有源滤波器谐波检测方法研究 | 第28-44页 |
·基于频率调制法存在问题分析 | 第28-31页 |
·瞬时功率理论的pq 谐波电流检测法 | 第28-29页 |
·ip,iq 谐波电流检测法 | 第29-31页 |
·改进的瞬时功率法-相对独立三相对称参考相方法 | 第31-36页 |
·相对独立三相对称参考相方法原理 | 第31-34页 |
·改进谐波检测原理的分析与实现 | 第34-36页 |
·谐波检测过程中的低通滤波器参数设计 | 第36-39页 |
·常用模拟低通滤波器的设计方法 | 第36-37页 |
·从暂态指标设计低通滤波器参数 | 第37-39页 |
·谐波检测新方法的仿真 | 第39-44页 |
·Matlab 仿真环境简介 | 第39-40页 |
·仿真分析 | 第40-44页 |
第4章 并联有源滤波器谐波电流补偿及直流侧电压控制策略 | 第44-58页 |
·谐波补偿电流控制 | 第44-52页 |
·基于电压空间矢量的滞环电流控制方式 | 第45-50页 |
·电压空间矢量滞环电流控制方式与普通滞环控制方式比较 | 第50-52页 |
·APF 直流侧电压控制 | 第52-57页 |
·关于功率平衡 | 第52-54页 |
·控制过程分析及参数确定 | 第54-57页 |
·直流侧电压的运行值确定 | 第57-58页 |
第5章 变流器出口滤波参数设计与补偿系统仿真 | 第58-62页 |
·变流器出口滤波参数分析 | 第58-59页 |
·APF 补偿系统仿真分析 | 第59-61页 |
·补偿系统的稳态运行工况仿真 | 第60-61页 |
·补偿系统的动态运行工况仿真 | 第61页 |
·小结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附录 1 系统仿真图 | 第68-69页 |
附录 2 谐波检测仿真部分 | 第69-70页 |
附录 3 补偿电流控制仿真部分图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