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D-1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 ·课题来源 | 第10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鼠类防治现状 | 第11-13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极低频电磁辐射驱灭鼠理论研究 | 第15-28页 |
| ·极低频电磁场对鼠类生殖能力的影响 | 第15-21页 |
| ·磁场辐射对雄鼠生殖的影响 | 第15-18页 |
| ·磁场辐射对雌鼠生殖的影响 | 第18-20页 |
| ·磁场对鼠辐射部位的选择 | 第20-21页 |
| ·极低频电磁场对鼠类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 第21-25页 |
| ·极低频电磁场对鼠类的其它影响 | 第25-26页 |
| ·极低频电磁场对人类及环境的公害性影响 | 第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 第三章 STD-1系统的整体设计 | 第28-31页 |
| ·STD-1系统的数学模型与整体设计 | 第28-29页 |
| ·STD-1系统的数学模型 | 第28页 |
| ·STD-1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 | 第28-29页 |
| ·各部分的功能介绍 | 第29-31页 |
| 第四章 伪随机广谱复合频率脉冲信号设计 | 第31-50页 |
| ·伪随机多频复合信号简介 | 第31-32页 |
| ·伪随机广谱复合信号分析与优点 | 第32-34页 |
| ·伪随机广谱符合波形分析 | 第32-33页 |
| ·伪随机信号优点 | 第33-34页 |
| ·时钟驱动 | 第34-38页 |
| ·随机数的介绍 | 第34页 |
| ·程序中随机数的实现 | 第34-38页 |
| ·伪随机编码 | 第38-40页 |
| ·伪随机码的定义 | 第38页 |
| ·伪随机码的产生 | 第38-40页 |
| ·2~N基频系列复合 | 第40页 |
| ·信号输出模块 | 第40-47页 |
| ·隔离驱动电路 | 第41-42页 |
| ·IGBT逆变模块 | 第42-44页 |
| ·DC-DC模块 | 第44-45页 |
| ·电流检测 | 第45-47页 |
| ·伪随机软件的实现 | 第47-49页 |
| ·C8051F206的介绍 | 第47页 |
| ·程序设计 | 第47-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五章 自适应控制编码的研究与设计 | 第50-55页 |
| ·自适应闭塞编码的基本原理 | 第50-51页 |
| ·自适应编码的硬件电路设计 | 第51-53页 |
| ·译码、缓冲电路 | 第51-52页 |
| ·多路转换控制电路 | 第52-53页 |
| ·自适应编码的程序实现 | 第53-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第六章 STD-1系统辐射器的研究与设计 | 第55-67页 |
| ·电磁场的基本原理 | 第55-57页 |
| ·麦克斯韦方程 | 第55-56页 |
| ·电磁场波动方程 | 第56页 |
| ·矢量位 | 第56-57页 |
| ·电磁辐射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公式 | 第57-60页 |
| ·电流元的辐射 | 第57-59页 |
| ·线电流的辐射 | 第59-60页 |
| ·辐射器的设计 | 第60-66页 |
| ·电力线运动产生脉冲辐射的直观描述 | 第61页 |
| ·接地偶极子对称天线的磁场计算 | 第61-64页 |
| ·辐射器数据模拟 | 第64-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第七章 STD-1系统调试 | 第67-73页 |
| ·伪随机复合程序在-Proteus软件上的调试 | 第67-69页 |
| ·Proteus软件仿真系统的简介 | 第67页 |
| ·程序在Proteus软件上的仿真 | 第67-69页 |
| ·硬件电路调试 | 第69-71页 |
| ·数据测试 | 第71-73页 |
| ·ELT400电磁辐射分析仪 | 第71-72页 |
| ·数据分析 | 第72-73页 |
| 第八章 总结与建议 | 第73-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 附录A 系统电路图 | 第79-80页 |
| 附录B 自适应编码测试数据 | 第80-81页 |
| 附录C DS1302的封装程序 | 第81-84页 |
| 附录D STD-1系统信号源代码 | 第84-89页 |
| 致谢 | 第89-9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