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各种防治方法论文--生物防治论文

双七瓢虫生物学特性及控制大豆蚜作用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引言第9-13页
 一、 目的意义第9-11页
  (一) 大豆蚜简介第9页
  (二) 大豆蚜危害第9-10页
  (三) 大豆蚜防治第10页
  (四) 大豆蚜天敌第10-11页
  (五) 双七瓢虫研究意义第11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三、 课题来源第12页
 四、 研究内容第12-13页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13-21页
 一、 试验材料第13-14页
  (一) 试验场所及设备第13页
  (二) 试验仪器第13页
  (三) 试验材料第13-14页
 二、 试验方法第14-19页
  (一) 双七瓢虫形态特征描述第14页
  (二) 双七瓢虫成虫习性和行为观察第14-15页
  (三) 双七瓢虫幼虫习性行为观察第15页
  (四) 温度对双七瓢虫发育历期影响第15-16页
  (五) 双七瓢虫抗逆试验第16-17页
  (六) 双七瓢虫成虫寿命第17页
  (七) 双七瓢虫捕食量测定第17-18页
  (八) 室内罩笼测定不同蚜虫密度对双七瓢虫控蚜能力的影响第18页
  (九) 室外罩笼测定不同蚜虫密度对双七瓢虫控蚜能力的影响第18-19页
 三、 试验统计方法第19-21页
  (一) 温度对双七瓢虫发育历期影响第19页
  (二) 双七瓢虫捕食量测定第19-20页
  (三) 控害效果第20-21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21-59页
 一、 双七瓢虫形态特征第21-22页
 二、 双七瓢虫生物学习性和行为观察第22-24页
  (一) 成虫第22-23页
  (二) 幼虫第23-24页
 三、 温度对双七瓢虫发育历期影响第24-28页
  (一) 不同温度下双七瓢虫各虫态发育历期和发育速率第24-25页
  (二) 双七瓢虫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第25-26页
  (三) 双七瓢虫发育历期预测式建立第26-28页
 四、 双七瓢虫抗逆试验第28-32页
 五、 双七瓢虫寿命第32-33页
 六、 双七瓢虫捕食量测定第33-43页
  (一) 室温下双七瓢虫捕食量测定第33-34页
  (二) 不同温度对双七瓢虫捕食功能的影响第34-41页
  (三) 不同光周期对双七瓢虫成虫捕食功能的影响第41-42页
  (四) 双七瓢虫捕食速度研究第42-43页
 七、 双七瓢虫控蚜作用第43-59页
  (一) 室内罩笼测定双七瓢虫控蚜能力第43-51页
  (二) 室外罩笼测定双七瓢虫控蚜能力第51-59页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第59-64页
 一、 讨论第59-61页
  (一) 初步观察双七瓢虫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第59页
  (二) 温度对双七瓢虫发育历期影响第59页
  (三) 双七瓢虫抗逆试验第59-60页
  (四) 双七瓢虫成虫寿命第60页
  (五) 双七瓢虫捕食量第60页
  (六) 双七瓢虫控害作用第60页
  (七) 前景与展望第60-61页
 二、 结论第61-64页
  (一) 初步观察双七瓢虫生活习性第61页
  (二) 基本摸清温度对双七瓢虫发育历期影响第61-62页
  (三) 了解双七瓢虫低温存活状况和不同温度下耐饥力情况第62页
  (四) 测定室温条件下双七瓢虫成虫寿命第62页
  (五) 摸清双七瓢虫捕食功能第62页
  (六) 初步了解双七瓢虫控害作用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致谢第68-69页
个人简历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BA、SA预处理对水分和盐胁迫下水稻DNA甲基化水平的影响
下一篇:金纳米粒子修饰玻碳电极及其检测表阿霉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