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防火涂料与二氧化硅空心微球的制备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部分 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的研究与开发第9-32页
 1 前言第9-15页
   ·钢结构防火的必要性和原理第9-10页
   ·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的主要成分及作用第10-12页
   ·研制原理第12-14页
   ·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的研究现状第14页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4-15页
 2 实验部分第15-19页
   ·原材料第15-16页
   ·涂料制备过程第16-17页
   ·涂料性能测试第17-19页
     ·耐水耐碱性能测试第17页
     ·固含量第17-18页
     ·热失重分析(TGA)第18页
     ·防火性能测试第18-19页
       ·国家防火性能测定方法和标准第18页
       ·小板燃烧法第18-19页
 3 结果与讨论第19-30页
   ·树脂的配方设计第19-23页
   ·阻燃体系对防火性能的影响第23-26页
     ·P-C-N体系中原料不同配比对防火性能的影响第23-24页
     ·不同成炭剂对防火性能的影响第24-25页
     ·不同厂家的多聚磷酸铵对防火性能的影响第25页
     ·不同氰胺类发泡剂对防火性能的影响第25-26页
   ·颜填料的配方设计第26-28页
     ·可膨胀石墨对防火性能的影响第26-27页
     ·有机膨润土填料对防火性能的影响第27-28页
   ·复合防火层结构及性能的探讨第28-29页
   ·涂料的物化性能第29-30页
 4 本章小结第30-32页
第二部分 细乳液法制备二氧化硅空心微球第32-64页
 1 前言第32-51页
   ·空心微球材料的制备方法第32-49页
     ·模板法第32-37页
       ·软模板法第32-33页
         ·乳液液滴模板法第32-33页
         ·胶束模板法第33页
       ·硬模板法第33-37页
         ·高分子微球模板法第33-35页
         ·无机化合物粒子模板法第35-37页
     ·自组装法第37-43页
       ·层层自组装法第37-39页
       ·嵌段共聚物自组装法第39-40页
       ·界面自组装反应法第40-42页
       ·原位-前驱物模板-界面反应法第42-43页
     ·其它制备空球的方法第43-49页
       ·水热-溶剂热反应法第43-44页
       ·γ射线辐照法第44页
       ·超声化学法第44-45页
       ·固相法第45-46页
       ·喷雾热分解法第46-47页
       ·溶胀收缩法第47-48页
       ·Ostwald陈化法第48-49页
       ·Kirkendall效应法第49页
   ·空心微球材料的应用第49-51页
     ·光学材料的应用第49-50页
     ·催化材料的应用第50页
     ·涂料和粘合剂的改性材料第50页
     ·磁性材料的应用第50页
     ·生物医用材料的应用第50页
     ·轻体材料的应用第50-51页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第51页
 2 实验部分第51-53页
   ·实验原料第51-52页
   ·二氧化硅空心微球的制备第52页
   ·二氧化硅空心微球的表征第52-53页
     ·二氧化硅空心微球的形貌分析第52页
     ·二氧化硅空心微球的粒径测定第52页
     ·TEOS水解程度的测定第52页
     ·二氧化硅空心微球的热失重分析测试第52页
     ·二氧化硅空心微球的比表面积及孔径的测试第52-53页
 3 结果与讨论第53-62页
   ·表面活性剂CTAB的浓度对二氧化硅空心微球的的影响第53-55页
   ·TEOS的用量对二氧化硅空心微球的影响第55-58页
   ·二氧化硅空心微球的TGA分析第58-59页
   ·二氧化硅空心微球的~(29)Si NMR分析第59页
   ·二氧化硅空心微球比表面积及孔径的测定第59-61页
   ·二氧化硅空心微球的形成机理第61-62页
 4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结论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3页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第73页
参与项目第73-74页
致谢第74-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纳米压入实验的微纳电子材料力学性能表征技术研究
下一篇:液相诱导聚碳酸酯结晶及聚碳酸酯纳米金复合材料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