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前言 | 第8-13页 |
(一) 问题的缘起 | 第8-9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三) 理论与现实意义 | 第10-12页 |
(四) 研究目的、方法与思路 | 第12-13页 |
1.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3.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一、青岛市农村小学教师现状分析 | 第13-30页 |
(一) 成绩与进展 | 第13-14页 |
1.城乡教师收入实现统筹,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吸引力增强 | 第13-14页 |
2. 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农村小学教师考录制度 | 第14页 |
3. 学历达标率不断提高,高学历师资逐渐充实农村小学 | 第14页 |
4.强化职后培训,农村小学教师的新课程理念和素养不断提升 | 第14页 |
5. 城乡教师交流不断增强 | 第14页 |
(二) 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14-30页 |
1. 性别结构问题 | 第15-17页 |
2. 年龄结构问题 | 第17-18页 |
3. 学历结构问题 | 第18-24页 |
4. 专业结构问题 | 第24-29页 |
5. 职称结构问题 | 第29-30页 |
二、导致青岛市农村小学教师问题的主要原因 | 第30-35页 |
(一) 历史欠账与现实问题相互纠缠 | 第30-31页 |
(二) 青岛市的城乡二元发展加剧 | 第31-32页 |
(三) 各级政府对农村教育总体投入相对不足,区域间不均衡 | 第32-33页 |
(四) 编制法存在缺陷 | 第33-35页 |
(五) 农村初等教育问题研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 第35页 |
三、解决青岛市农村小学教师问题的对策建议 | 第35-43页 |
(一) 多方筹资,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 | 第35-36页 |
(二) 加快农村小学教师更新换代力度 | 第36-37页 |
(三) 构建新型农村教师教育体系,强化政府责任 | 第37-39页 |
(四) 积极推进人员流动,提升教师队伍整体质量 | 第39页 |
(五) 进一步调整学校布局,实现人才资源合理配置 | 第39页 |
(六) 大力提高英语和艺术学科专业师资水平 | 第39-40页 |
(七) 加强农村初等教育研究 | 第40-43页 |
1. 增强决策部门农村教育科研意识 | 第40页 |
2. 加紧编制教育区域规划 | 第40页 |
3. 加强农村初等教育田野研究 | 第40-41页 |
4. 设立农村教育研究专项基金 | 第41页 |
5. 发挥农村小学教师的主体性 | 第41-42页 |
6. 提升师范学校教育科研水平 | 第42-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注释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后记 | 第48-49页 |
发表论文与科研成果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