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1 绪论 | 第11-21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 ·对国内外农户的市场信息需求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对国内外农村市场信息服务的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 ·初步结论 | 第17页 |
| ·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17-20页 |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 ·数据来源 | 第21页 |
| ·创新与不足 | 第21页 |
| 2 相关理论分析 | 第21-31页 |
| ·信息经济学相关理论 | 第22-25页 |
| ·信息的概念 | 第22页 |
| ·信息的商品性 | 第22-23页 |
| ·信息的分类 | 第23-25页 |
| ·信息搜寻理论 | 第25页 |
| ·传播学相关理论 | 第25-28页 |
| ·大众传播的过程 | 第25-26页 |
| ·“使用与满足”理论 | 第26-27页 |
| ·二级传播理论 | 第27页 |
| ·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研究 | 第27-28页 |
|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 第28-29页 |
| ·概念解释 | 第29-31页 |
| ·市场信息、农村市场信息 | 第29-30页 |
| ·农村市场信息服务、农户市场信息服务 | 第30页 |
| ·信息需求率、信息需求强度 | 第30-31页 |
| 3 农户的市场信息需求分析 | 第31-48页 |
| ·农户的市场信息需求状况分析 | 第31-37页 |
| ·调查样本区域基本情况 | 第31页 |
|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分析 | 第31-34页 |
| ·农户的市场信息需求与利用情况分析 | 第34-37页 |
| ·影响农户的市场信息需求的因素分析 | 第37-41页 |
| ·地理环境和通讯基础设施 | 第38-39页 |
| ·农户生产规模 | 第39页 |
| ·农户家庭收入类型 | 第39-40页 |
| ·农户家庭收入来源 | 第40页 |
| ·农民文化程度 | 第40-41页 |
| ·农民传统观念 | 第41页 |
| ·农户获取市场信息的渠道分析 | 第41-45页 |
| ·农户习惯接触的信息渠道 | 第41-43页 |
| ·不同类型农户获取市场信息的渠道偏好 | 第43-45页 |
| ·渠道对获取与利用市场信息的影响分析 | 第45-47页 |
| ·人际传播渠道 | 第45-46页 |
| ·大众传播渠道 | 第46页 |
| ·组织传播渠道 | 第46-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4 农户市场信息服务的供给分析 | 第48-57页 |
| ·农户市场信息服务的主体分析 | 第48-52页 |
| ·市级政府部门和科研院所等积极开展农户市场信息服务 | 第48-50页 |
| ·区级政府部门积极建设农户市场信息服务平台 | 第50页 |
| ·部分涉农企业、通讯企业建立农户市场信息服务平台 | 第50-51页 |
| ·营销大户、种养大户在农户市场信息服务中占据重要位置 | 第51页 |
|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农村市场信息服务 | 第51页 |
| ·农产品批发、集贸市场发挥优势提供市场信息服务 | 第51-52页 |
| ·农村市场信息服务的方式分析 | 第52-55页 |
| ·政府主导型的农户市场信息服务方式 | 第52页 |
| ·社会参与型的农户市场信息服务方式 | 第52-55页 |
| ·制约农户市场信息服务的因素分析 | 第55-56页 |
|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薄弱 | 第55页 |
| ·大多数农户经济基础薄弱、文化水平较低、接受能力较差 | 第55页 |
| ·提供的农村市场信息不适应农户生产经营的需要 | 第55-56页 |
| ·农户市场信息服务人才缺乏 | 第56页 |
| ·农户市场信息服务缺乏专职的部门 | 第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5 农户的市场信息需求与供给失衡的原因分析 | 第57-60页 |
| ·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难以形成正常的信息需求 | 第57-58页 |
| ·农户缺乏有效信息需求表达机制 | 第58页 |
| ·农村市场信息来源渠道窄,信息内容结构不合理 | 第58页 |
| ·服务渠道不能提供足够信息满足农户需求 | 第58-59页 |
| ·农户市场信息服务方式和体系有待成熟和完善 | 第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6 结论与建议 | 第60-64页 |
| ·研究结论 | 第60页 |
| ·完善农户市场信息服务的建议 | 第60-64页 |
| ·继续向农户市场信息服务政策倾斜,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 第60-61页 |
| ·转变政府职能,整合农户信息服务组织资源 | 第61页 |
| ·以市场机制为导向,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农户市场信息服务方式 | 第61-62页 |
| ·拓宽信息来源,综合运用多种渠道,提供适宜农户需求的市场信息 | 第62页 |
| ·加强农户信息需求的培育和提升,引导农户的信息消费 | 第62-63页 |
| ·加强农户市场信息服务队伍的培训和人才的培养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 致谢 | 第69-71页 |
| 附录 | 第71-8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