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合成树脂与塑料工业论文--缩聚类树脂及塑料论文--聚酰亚胺类及塑料论文

聚酰亚胺中添加磨粒作为新型抛光材料的初步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25页
   ·聚酰亚胺第8-19页
     ·聚酰亚胺简介第8-9页
     ·聚酰亚胺的各项性能第9-10页
     ·聚酰亚胺的应用及其主要产品第10-14页
     ·国内外聚酰亚胺的工业化简介第14-15页
     ·聚酰亚胺的未来发展趋向第15页
     ·聚酰亚胺的加工及合成方法第15-17页
     ·影响聚酰亚胺薄膜质量优劣的诸因素第17-19页
   ·抛光技术简介第19-24页
     ·抛光技术发展及现状第19-20页
     ·目前常用的抛光方法第20-21页
     ·几种常用抛光方法的比较第21页
     ·关于机械抛光第21-22页
     ·关于硬脆性材料的抛光第22-23页
     ·磨料种类第23页
     ·传统抛光材料及其缺点第23-24页
   ·本实验的构思第24页
   ·本文工作的目的与意义第24-25页
第二章 抛光薄膜前驱体的制备与表征第25-33页
   ·实验部分第26-27页
     ·实验仪器和试剂第26-27页
     ·原理和化学反应方程式第27页
     ·聚酰胺酸的制备第27页
   ·聚酰胺酸的表征与讨论第27-31页
     ·聚酰胺酸固含量的计算第27-28页
     ·聚酰胺酸粘度的测量第28-29页
     ·聚酰胺酸的制备需要注意的问题第29-31页
   ·本章小结第31-33页
第三章 抛光薄膜的制备与表征第33-52页
   ·实验部分第33-35页
     ·实验仪器及试剂第33页
     ·测试仪器和方法第33-34页
     ·实验流程设计第34页
     ·原理第34-35页
     ·制备第35页
   ·表征与讨论第35-46页
     ·氧化铝/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表征与讨论第36-39页
     ·金刚砂/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表征与讨论第39-43页
     ·含磨粒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特点第43-46页
   ·制备含磨粒聚酰亚胺复合薄膜时需要注意的问题第46-50页
     ·原料的配比与浓度第46页
     ·衬底的选择第46-47页
     ·对玻璃衬底的要求第47页
     ·使用铜片的作用第47-48页
     ·DMAC 的作用第48页
     ·最佳磨粒含量第48页
     ·消泡程序必不可少第48页
     ·针孔现象的消除方法第48页
     ·空气湿度对薄膜的影响第48-49页
     ·实验室条件下薄膜平整度受影响第49-50页
     ·薄膜厚度的控制第50页
     ·抛光薄膜的干燥程序第50页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52-54页
   ·结论第52-53页
   ·展望第53-54页
致谢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研究成果第59-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煤及煤燃烧中痕量元素砷、溴、碘的分布研究
下一篇:氯过氧化物酶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