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物理勘探论文--地震勘探论文

廊固凹陷中岔口南地区二次三维地震勘探采集方法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5页
   ·研究背景第10-12页
   ·研究内容第12-13页
   ·拟解决的问题第13-15页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第15-27页
   ·表层地震地质条件第15-17页
   ·干扰波及表层吸收衰减第17-23页
     ·干扰波调查的方法第18-19页
     ·干扰波调查结果第19-20页
     ·近地表吸收衰减情况第20-23页
   ·深层地震地质条件第23-27页
第三章 地震资料基础分析研究第27-57页
   ·基础资料品质分析研究第27-55页
     ·相关资料收集情况第27-28页
     ·采集方法分析第28-30页
     ·原始单炮记录分析第30-35页
     ·现场处理剖面分析第35-39页
     ·偏移成果处理剖面分析第39-41页
     ·邻区近几年采集效果分析第41-55页
   ·难点及其对策第55-57页
     ·技术难点及对策第55-56页
     ·施工难点及对策第56-57页
第四章 地震采集方法研究第57-89页
   ·观测系统设计第57-77页
     ·地球物理模型的建立第58-60页
     ·观测方向的选择第60-61页
     ·面元大小的选择第61-65页
     ·覆盖次数的选择第65-69页
     ·最大炮检距的选择第69-72页
     ·接收线距的选择第72-73页
     ·最大非纵距的选择第73-74页
     ·观测系统参数及属性分析第74-77页
   ·激发参数设计第77-81页
     ·炸药类型的选择第78页
     ·激发深度的确定第78-80页
     ·激发药量的选择第80-81页
   ·接收参数设计第81-86页
     ·仪器参数选择第81-82页
     ·检波器类型第82-83页
     ·组合检波参数第83-86页
   ·静校正方法设计第86-88页
   ·现场处理工作要求第88-89页
第五章 试验方案设计及试验资料分析第89-109页
   ·试验目的第89页
   ·试验点、线位置第89-90页
   ·点试验内容第90-94页
     ·系统点1 试验内容第90-91页
     ·系统点2 试验内容第91-92页
     ·系统点3 试验内容第92-93页
     ·考核点1 试验内容第93-94页
   ·二维试验线内容第94页
   ·试验资料分析第94-105页
     ·表层结果调查资料分析第94-95页
     ·井深试验资料分析第95-101页
     ·激发药量第101-104页
     ·覆盖次数第104-105页
     ·主要认识第105页
   ·施工参数第105-106页
     ·基本观测系统参数第105-106页
     ·激发参数第106页
     ·接收参数第106页
     ·仪器参数第106页
   ·采集效果分析第106-109页
结论第109-110页
参考文献第110-11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114-115页
致谢第115页

论文共1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维VTI介质qP波正演方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共反射面元叠加技术的波场参数正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