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可见光图像超分辨率客观评价方法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图表目录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课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1-14页
     ·课题的研究背景第11-14页
     ·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4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7页
     ·研究现状第14-16页
     ·存在的问题第16-17页
   ·论文结构和内容安排第17-19页
第二章 可见光图像超分辨率技术第19-24页
   ·超分辨率技术第19-20页
   ·超分辨率技术发展第20-24页
     ·单幅图像的超分辨率复原第20页
     ·多幅图像的超分辨率重建第20-22页
     ·星-地结合的超分辨率工程实现第22-24页
第三章 可见光图像超分辨率客观评价指标体系第24-38页
   ·图像质量概述第24页
     ·图像质量的概念第24页
     ·图像质量研究的意义第24页
   ·图像质量的评价第24-27页
     ·图像质量评价影响因素第24-25页
     ·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第25-27页
   ·图像整体质量评价参数第27-35页
     ·图像灰度特征评价第28-29页
     ·图像纹理特征评价第29页
     ·图像空间关系特征评价第29页
     ·图像信息量评价第29-31页
     ·光学成像仪器性能评价第31-35页
   ·图像分辨率评价参数第35-38页
     ·相关系数与偏差指数第35-37页
     ·小波域结构相似度第37-38页
第四章 可见光图像超分辨率客观评价方法第38-45页
   ·可见光图像超分辨率客观评价方法设计第38-39页
     ·评价人员第38页
     ·评价图像第38页
     ·评价步骤第38-39页
   ·可见光图像超分辨率客观评价关键技术第39-45页
     ·可见光图像成像链路模型研究第39-42页
     ·小波域结构相似度的分辨率变化检测技术第42-45页
第五章 可见光图像超分辨率评价方法测试与验证第45-56页
   ·验证图像准备第45-48页
   ·图像整体质量指标验证第48-51页
   ·图像超分辨率评价方法验证第51-56页
     ·相关系数与偏差指数方法验证第51-53页
     ·小波域多尺度度量方法验证第53-56页
第六章 可见光图像超分辨率客观评价系统简介第56-62页
   ·系统设计第56-58页
     ·系统设计要求第56页
     ·运行环境要求第56页
     ·系统框架结构第56-57页
     ·系统处理流程第57-58页
   ·系统实现第58-62页
     ·系统主要功能第58-59页
     ·系统功能实现第59-62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62-64页
   ·论文总结第62-63页
     ·论文结论第62页
     ·论文创新和贡献第62-63页
   ·超分辨率技术客观评价的发展与展望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致谢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图形处理器在锥束CT成像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基于GIS的广西壮语地名空间分布和历史变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