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光图像超分辨率客观评价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图表目录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课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4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16-17页 |
·论文结构和内容安排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可见光图像超分辨率技术 | 第19-24页 |
·超分辨率技术 | 第19-20页 |
·超分辨率技术发展 | 第20-24页 |
·单幅图像的超分辨率复原 | 第20页 |
·多幅图像的超分辨率重建 | 第20-22页 |
·星-地结合的超分辨率工程实现 | 第22-24页 |
第三章 可见光图像超分辨率客观评价指标体系 | 第24-38页 |
·图像质量概述 | 第24页 |
·图像质量的概念 | 第24页 |
·图像质量研究的意义 | 第24页 |
·图像质量的评价 | 第24-27页 |
·图像质量评价影响因素 | 第24-25页 |
·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 第25-27页 |
·图像整体质量评价参数 | 第27-35页 |
·图像灰度特征评价 | 第28-29页 |
·图像纹理特征评价 | 第29页 |
·图像空间关系特征评价 | 第29页 |
·图像信息量评价 | 第29-31页 |
·光学成像仪器性能评价 | 第31-35页 |
·图像分辨率评价参数 | 第35-38页 |
·相关系数与偏差指数 | 第35-37页 |
·小波域结构相似度 | 第37-38页 |
第四章 可见光图像超分辨率客观评价方法 | 第38-45页 |
·可见光图像超分辨率客观评价方法设计 | 第38-39页 |
·评价人员 | 第38页 |
·评价图像 | 第38页 |
·评价步骤 | 第38-39页 |
·可见光图像超分辨率客观评价关键技术 | 第39-45页 |
·可见光图像成像链路模型研究 | 第39-42页 |
·小波域结构相似度的分辨率变化检测技术 | 第42-45页 |
第五章 可见光图像超分辨率评价方法测试与验证 | 第45-56页 |
·验证图像准备 | 第45-48页 |
·图像整体质量指标验证 | 第48-51页 |
·图像超分辨率评价方法验证 | 第51-56页 |
·相关系数与偏差指数方法验证 | 第51-53页 |
·小波域多尺度度量方法验证 | 第53-56页 |
第六章 可见光图像超分辨率客观评价系统简介 | 第56-62页 |
·系统设计 | 第56-58页 |
·系统设计要求 | 第56页 |
·运行环境要求 | 第56页 |
·系统框架结构 | 第56-57页 |
·系统处理流程 | 第57-58页 |
·系统实现 | 第58-62页 |
·系统主要功能 | 第58-59页 |
·系统功能实现 | 第59-62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论文总结 | 第62-63页 |
·论文结论 | 第62页 |
·论文创新和贡献 | 第62-63页 |
·超分辨率技术客观评价的发展与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