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水资源调2查与水利规划论文--水资源开发论文--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论文

缺水城镇水资源承载力的分析研究

致谢第1-6页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13页
1 绪论第13-22页
   ·论文提出的背景以及研究意义第13-15页
     ·论文提出的背景第13-14页
     ·论文研究的意义第14-15页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第15-18页
     ·论文研究的目的第15-16页
     ·论文的主要内容第16-17页
     ·论文的数据来源第17页
     ·本文的研究框架第17-18页
   ·国内外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现状综述第18-22页
     ·水资源承载力的提出第18-19页
     ·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第19-20页
     ·国外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现状第20页
     ·国内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现状第20-22页
2 城镇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系统分析第22-26页
   ·水资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第22-23页
   ·城镇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系统的总体分析第23-24页
   ·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方法综述第24-26页
3 缺水城镇地区水资源承载力SD模型的建立第26-53页
   ·本文选择系统动力学方法的依据第26页
   ·系统动力学简介第26-30页
     ·系统动力学的特点第27页
     ·系统动力学的原理第27-29页
     ·利用系统动力学建模的步骤第29-30页
     ·模型的检验和结果分析第30页
   ·北京市概述第30-37页
     ·北京市简介第30-32页
     ·北京市水资源现状第32-37页
   ·北京市水资源承载力SD模型的建立第37-50页
     ·建立北京市水资源承载力的目的第37-38页
     ·北京市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因果关系分析第38-39页
     ·北京市水资源承载力SD模型设计第39-45页
     ·模型中参数的确定第45-47页
     ·模型检验第47-50页
   ·北京市水资源承载力模拟方案设计以及结果分析第50-52页
     ·方案设计第50-51页
     ·模拟结果分析第51-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4 缺水城镇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第53-70页
   ·建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和原则第53-54页
     ·建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第53页
     ·建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第53-54页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常用方法概述第54-61页
     ·层次分析法第54-56页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第56-57页
     ·主成分分析法第57-58页
     ·投影寻踪模型第58页
     ·密切值法第58-61页
   ·北京市水资源承载力分析评价第61-70页
     ·评价方法的确定第61页
     ·基本评价指标分级标准的划分第61-62页
     ·北京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值的构建第62-64页
     ·AHP法确定权重第64-66页
     ·评判矩阵R的计算第66-69页
     ·评价结果分析第69-70页
5 总结与展望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作者简历第75-77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厂汽轮机冷端系统及冷却塔热力性能研究
下一篇:基于CCP协议的电池管理标定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