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引言 | 第12-19页 |
(一) 论文选题依据及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1.选题依据 | 第12-13页 |
2.研究目的 | 第13页 |
(二) 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1.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2.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三) 论文研究方法 | 第17页 |
(四)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7-19页 |
一、 辽宁省农村人力资源科学开发的理论依据及现状 | 第19-36页 |
(一)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概念 | 第19-23页 |
1.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开发 | 第19-21页 |
2.农村人力资源科学开发的理论基础 | 第21-22页 |
3.农村人力资源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 第22-23页 |
(二) 辽宁省农村人力资源现状 | 第23-36页 |
1.辽宁省农村人力资源规模 | 第24-29页 |
2.辽宁省农村人力资源质量现状 | 第29-32页 |
3.辽宁省农村劳动力流动情况 | 第32-36页 |
二、 辽宁省农村人力资源科学开发存在的问题 | 第36-41页 |
(一) 农村教育投入不足,教育基础薄弱 | 第36-37页 |
1.农村居民教育意识相对淡薄 | 第36页 |
2.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 第36-37页 |
3.农村学校师资水平不高 | 第37页 |
(二) 农村职业培训体系不健全,培训质量不高 | 第37-39页 |
1.农村职业培训缺乏资金支持 | 第37-38页 |
2.培训机构分散,培训体系不健全 | 第38页 |
3.农村职业培训师资条件和配套设施不足 | 第38页 |
4.农村职业培训内容单调,培训效果不理想 | 第38-39页 |
(三) 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缓慢,保障水平有待提高 | 第39-41页 |
1.城乡医疗保健资源分配不均,设置不合理 | 第39页 |
2.医疗费用高,农民负担重 | 第39-40页 |
3.农村居民参保意识不强 | 第40-41页 |
三、 国外发达国家农村人力资源科学开发经验借鉴 | 第41-45页 |
(一) 美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 第41-42页 |
1.重视农业技术培训 | 第41页 |
2.完备的农业科技体系 | 第41-42页 |
3.注重中等农业教育 | 第42页 |
(二) 日本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 第42-43页 |
1.开设农业高中 | 第42-43页 |
2.重视农业技术的推广和普及 | 第43页 |
(三) 国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启示 | 第43-45页 |
1.重视对农民的培训教育 | 第43页 |
2.政府与各级机构联手共同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 第43-44页 |
3.以政策为向导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 第44-45页 |
四、 辽宁省农村人力资源科学开发的对策 | 第45-53页 |
(一) 大力完善农村教育体系 | 第45-46页 |
1.加大教育投入,进一步完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 | 第45页 |
2.提高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水平 | 第45-46页 |
3.强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 第46页 |
(二) 健全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体系,发展农村成人教育 | 第46-48页 |
1.多方筹资,构建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的投资保障 | 第46-47页 |
2.以市场为导向,开展符合农民需求的职业培训 | 第47页 |
3.发展农村成人教育 | 第47-48页 |
(三) 增加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资金 | 第48-49页 |
1.增加农村教育投入 | 第48-49页 |
2.增加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 | 第49页 |
(四)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村医疗保障事业的建设 | 第49-50页 |
1.提升农村社会保障服务水平,全面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覆盖 | 第49-50页 |
2.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基本公务服务均等化 | 第50页 |
(五) 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 第50-53页 |
1.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消除政策体制性障碍 | 第50-51页 |
2.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 第51页 |
3.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增强其转移就业的能力 | 第51-53页 |
五、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情况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