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有机废水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致谢 | 第7-12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2-23页 |
·问题概述 | 第12-13页 |
·燃料电池技术 | 第13-15页 |
·燃料电池的概念及基本工作原理 | 第13页 |
·生物燃料电池简介 | 第13-14页 |
·酶生物燃料电池技术 | 第14-15页 |
·微生物燃料电池 | 第15-22页 |
·微生物燃料电池原理 | 第15-16页 |
·微生物燃料电池分类分类 | 第16-19页 |
·评价MFC 性能的参数 | 第19-20页 |
·MFC 发展方向和前景 | 第20-22页 |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实验内容与方法 | 第23-29页 |
·实验内容 | 第23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3-25页 |
·试验试剂与仪器 | 第23-24页 |
·培养基与反应液 | 第24-25页 |
·单室MFC 的微生物接种与运行 | 第25页 |
·单室MFC 试验装置 | 第25页 |
·单室MFC 阴极电极的制备 | 第25-26页 |
·单室MFC 阴极XRD 衍射 | 第26-27页 |
·电压的测定及相关物理量的计算 | 第27页 |
·COD 的测定 | 第27-28页 |
·单室MFC 内阻的测定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有机废水初探 | 第29-35页 |
·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的运行及产电性能 | 第29-30页 |
·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内阻的确定 | 第30-31页 |
·反应过程中pH 变化 | 第31-32页 |
·反应过程中氧化还原电位(ORP)的变化 | 第32-33页 |
·COD 降解效果 | 第33-34页 |
·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改良单室模型后微生物燃料电池实验 | 第35-55页 |
·改良后微生物燃料电池体系的构建 | 第35-36页 |
·改良后微生物燃料电池长期产电基本规律的考察 | 第36-40页 |
·长期产电基本规律 | 第36-37页 |
·反应过程中pH 值的变化 | 第37-38页 |
·反应过程中ORP 值的变化 | 第38-39页 |
·COD 的去除率 | 第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电池接入电路和断路的比较 | 第40-44页 |
·电池产电规律的比较 | 第40-41页 |
·pH 值变化的比较 | 第41-42页 |
·ORP 变化的比较 | 第42-43页 |
·COD 去除率的比较 | 第43-44页 |
·小结 | 第44页 |
·不同阴极面积对电池产电的影响 | 第44-45页 |
·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内阻的确定 | 第45-46页 |
·底物(牛肉膏蛋白胨)浓度对电池产电的影响 | 第46-49页 |
·不同浓度底物电池产电规律 | 第46-48页 |
·不同底物浓度COD 降解效果 | 第48-49页 |
·小结 | 第49页 |
·不同底物MFC 的产电规律 | 第49-55页 |
·葡萄糖为底物的单室MFC 产电基本规律 | 第49-53页 |
·不同底物单室MFC 产电能力的比较 | 第53-54页 |
·COD 去除率的比较 | 第54页 |
·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