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档案学、档案事业论文--档案学论文--档案工作自动化论文

数字档案存储介质及格式研究

中文提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引言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2页
 第一节 数字档案存储面临的挑战第8页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第8-10页
  一、国内研究现状第9页
  二、国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第三节 本文研究的指导思想第10-12页
  一、保证数字档案的原始记录性第11页
  二、重视技术和管理第11-12页
第二章 数字档案存储介质研究第12-33页
 第一节 国内外对数字档案存储介质选择的规定第12-16页
  一、国家相关规定第12-13页
  二、地方部门标准第13-14页
  三、国外相关规定第14-16页
 第二节 数字档案存储介质的选择依据第16-18页
  一、关注存储介质本身第16-17页
  二、关注存储数据的性质第17页
  三、关注数据存储方式第17-18页
  四、关注档案部门的预算规模第18页
 第三节 数字档案存储介质适用性分析第18-22页
  一、三类主流介质作为档案存储载体的特点第18-20页
  二、国家推荐的数字档案存储介质的适用性分析第20-21页
  三、WORM 磁带数字档案存储与备份的首选介质第21-22页
 第四节 数字档案存储系统适用性分析第22-25页
  一、存储系统的适用性比较第22-24页
  二、数字档案存储系统的选择第24-25页
 第五节 数字档案存储介质的长期有效性第25-33页
  一、影响数字档案介质长期存储的因素第25-26页
  二、保证数字档案介质长期有效存储的物理方法第26-30页
  三、延长数字档案存储介质技术寿命的主要方法第30-33页
第三章 数字档案的存储格式研究第33-49页
 第一节 数字档案存储格式的现有规定第33-37页
  一、国家档案文件存储格式规定第33-35页
  二、地方档案文件存储格式规定第35-36页
  三、国外档案文件存储格式规定第36-37页
 第二节 数字档案存储格式的选择原则第37-40页
  一、选择占用空间小的存储格式第37页
  二、选择具有较强通用性和可移植性的存储格式第37-38页
  三、选择标准化的存储格式第38-39页
  四、选择具有强大技术平台支持的存储格式第39页
  五、适度平衡存储格式的保真度和存储空间第39页
  六、考虑数字档案的存储目的和利用环境第39-40页
 第三节 数字档案的推荐格式及其特点分析第40-46页
  一、国内专家对数字档案存储格式的探讨第40-41页
  二、数字档案的推荐格式及其适用性第41-46页
 第四节 对数字档案选用格式的管理与控制第46-49页
  一、影响数字档案长期存储格式混乱的因素第46-47页
  二、解决数字档案长期存储的格式混乱问题的思路第47-49页
结语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53-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计算机仿真及其在半导体后端制造中的应用
下一篇: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分析与对策--基于SWOT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