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药用作物论文--喜温药物论文

生物腐植酸对新疆甘草种植区产地环境综合作用效果评价

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签名表第1-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5页
第一章 引言第15-29页
   ·沙退化土壤修复技术研究进展第15-22页
     ·保护性耕作修复技术第15-16页
     ·退耕还林还草技术第16-17页
     ·围栏封育技术第17-18页
     ·应用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的修复技术第18页
     ·腐植酸修复技术第18-19页
     ·微生物修复技术第19-21页
     ·沙退化土壤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第21-22页
   ·沙退化土壤修复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第22-27页
     ·土壤机械组成指标第23页
     ·土壤有机质及其组成指标第23-24页
     ·土壤酶活性指标第24-25页
     ·土壤微生物学指标第25-27页
   ·本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7-28页
   ·技术路线第28-29页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29-37页
   ·研究内容第29页
     ·室内生物腐植酸修复效果验证试验第29页
     ·新疆甘草种植区实地修复试验第29页
   ·研究方法第29-37页
     ·试验点基本情况第29-30页
     ·试验材料第30页
     ·试验设计与施肥水平第30-31页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第31页
     ·土壤各指标测定方法第31-36页
     ·数据处理方法第36-37页
第三章 生物腐植酸对沙退化土壤修复的室内试验第37-43页
   ·前言第37页
   ·结果与分析第37-41页
     ·不同处理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第37-38页
     ·不同处理对土壤微生物指标的影响第38-41页
     ·不同处理对紫花苜蓿生物量的影响第41页
   ·讨论第41-42页
   ·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生物腐植酸对甘草生物量、土壤机械组成与养分指标的影响第43-57页
   ·前言第43-44页
   ·结果与分析第44-53页
     ·生物腐植酸对甘草生物量的影响第44-46页
     ·生物腐植酸对土壤机械组成的影响第46-47页
     ·生物腐植酸对土壤主要养分指标的影响第47-52页
     ·土壤机械组成、主要养分指标与甘草生物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第52-53页
   ·讨论第53-55页
   ·小结第55-57页
第五章 生物腐植酸对土壤腐殖质组成的影响第57-63页
   ·前言第57页
   ·结果与分析第57-61页
     ·生物腐植酸对土壤腐殖质组成的影响第57-60页
     ·土壤腐殖质组成、土壤机械组成、主要养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第60-61页
   ·讨论第61-62页
   ·小结第62-63页
第六章 生物腐植酸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第63-69页
   ·前言第63页
   ·结果与分析第63-68页
     ·生物腐植酸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第63-65页
     ·土壤酶与土壤机械组成、主要养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第65-68页
   ·讨论第68页
   ·小结第68-69页
第七章 生物腐植酸对土壤微生物学指标的影响第69-85页
   ·前言第69页
   ·结果与分析第69-83页
     ·生物腐植酸对土壤微生物数量与组成的影响第69-73页
     ·生物腐植酸对土壤功能微生物的影响第73-74页
     ·生物腐植酸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第74-75页
     ·生物腐植酸对土壤微生物商的影响第75页
     ·土壤微生物学指标间及其与其他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第75-83页
   ·讨论第83-84页
   ·小结第84-85页
第八章 生物腐植酸对产地土壤改良效果综合评价第85-96页
   ·前言第85页
   ·结果与分析第85-94页
     ·各项指标的主成分分析第85-92页
     ·各指标的聚类分析第92-94页
   ·讨论第94-95页
   ·小结第95-96页
第九章 全文结论与研究展望第96-99页
   ·研究结论第96-97页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第97-98页
   ·研究展望第98-99页
参考文献第99-108页
致谢第108-109页
作者简介第109页

论文共1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稻谷壳硅含量QTL精细定位及其候选基因分析
下一篇: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与利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