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绪论 | 第10-19页 |
| ·课题研究的时代背景 | 第10-12页 |
| ·课题研究的学科意义 | 第12-13页 |
| ·传统实验教学的主要弊端 | 第13-16页 |
| ·研究目的及研究方法 | 第16-19页 |
| ·研究对象的确定 | 第16-17页 |
| ·实验变量的操作与控制 | 第17-19页 |
| 2 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9-27页 |
| ·弗兰西斯·培根的科学实验思想 | 第19页 |
| ·多元智能理论 | 第19-20页 |
| ·教学理论 | 第20-24页 |
| ·建构主义理论 | 第20-21页 |
| ·科学发现理论 | 第21-22页 |
| ·科学探究理论 | 第22-24页 |
| ·人本主义理论 | 第24-25页 |
| ·创新教学理论 | 第25-27页 |
| 3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创新的设计研究 | 第27-33页 |
| ·关于化学实验能力 | 第27-29页 |
| ·化学实验思维能力 | 第27-28页 |
| ·化学实验行为能力 | 第28-29页 |
| ·构建层次化、开放性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体系 | 第29-31页 |
| ·坚持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教学观,优化实验的三个教学层次 | 第29-30页 |
| ·落实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教学观,全面开放化学实验教学 | 第30-31页 |
|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创新构想 | 第31-33页 |
| 4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 | 第33-45页 |
| ·化学实验教学问卷的编制与施测 | 第33-34页 |
| ·调查问卷的编制 | 第33页 |
| ·预测与问卷区分度、信度和效度分析 | 第33-34页 |
| ·形成问卷 | 第34页 |
| ·施测 | 第34页 |
|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调查结果的统计和分析 | 第34-40页 |
| ·问卷调查结果的总体分析 | 第35-36页 |
| ·高中生化学实验兴趣的调查 | 第36-38页 |
| ·化学成绩不同层次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的差异性检验 | 第38-39页 |
| ·不同性别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的差异性检验 | 第39-40页 |
|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调查结果的问题讨论 | 第40-45页 |
| ·冲破迷信权威的心理障碍,加强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 | 第41-43页 |
| ·加强实验教学创新,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创造兴趣 | 第43页 |
| ·加强实验教学创新,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指导作用 | 第43-45页 |
| 5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创新的实践研究 | 第45-61页 |
| ·课堂探究活动的案例研究 | 第45-49页 |
| ·教学情景创设与问题的提出 | 第45页 |
| ·实验探究 | 第45-47页 |
| ·实验结论 | 第47页 |
| ·科学抽象 | 第47-48页 |
| ·应用举例 | 第48-49页 |
| ·研究性学习案例研究——教具研制 | 第49-54页 |
| ·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激发学生创造兴趣 | 第50页 |
| ·引导学生查阅资料,确定设计思路 | 第50-51页 |
| ·应用朗伯-比耳定律,研制自制仪器 | 第51-53页 |
| ·自制仪器的教学实践 | 第53-54页 |
| ·自制仪器的创新点 | 第54页 |
| ·化学实验教学数字化案例研究 | 第54-61页 |
| ·实验的准备阶段 | 第55-57页 |
| ·实验的实施阶段 | 第57-59页 |
| ·实验结果处理阶段 | 第59-60页 |
| ·数字化实验教学反思 | 第60-61页 |
| 6 研究结果分析 | 第61-68页 |
| ·化学实验调查问卷与化学学业成绩Pearson相关性分析 | 第61页 |
| ·实验班与控制班实验前后调查问卷的显著性检验 | 第61-66页 |
| ·实验班与控制班学生化学实验探究兴趣的差异性检验 | 第62-64页 |
| ·实验班与控制班学生化学实验创造兴趣的差异性检验 | 第64-66页 |
| ·实验班与控制班实验前后化学学业成绩的差异性检验 | 第66-68页 |
| 7 研究结论与教学建议 | 第68-71页 |
| ·研究结论 | 第68页 |
| ·研究的创新点及局限性 | 第68-69页 |
| ·几点教学建议 | 第69-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 附录 | 第74-76页 |
| 后记 | 第76-7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