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效力制度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绪言 | 第8-9页 |
第1章 劳动合同的特殊性 | 第9-15页 |
·劳动合同利益的社会性 | 第9-10页 |
·劳动合同功能的双重性 | 第10页 |
·劳动合同形式的高度格式化 | 第10-11页 |
·劳动合同利益与负担的一体化 | 第11页 |
·劳动合同主体的从属性 | 第11-13页 |
·劳动合同内容的动态性 | 第13-15页 |
第2章 劳动合同效力制度的基础问题 | 第15-27页 |
·劳动合同效力制度的社会基础 | 第15-18页 |
·时代与国际背景 | 第15-16页 |
·国内社会背景 | 第16-18页 |
·劳动权视野下的劳动合同效力 | 第18-21页 |
·劳动合同效力制度承载着劳动者的生存权 | 第18-19页 |
·劳动合同效力制度受劳动权发展的影响 | 第19-20页 |
·劳动权的价值理念影响着劳动合同效力制度的理念 | 第20-21页 |
·劳动合同效力制度的基本原则 | 第21-27页 |
·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原则 | 第21-23页 |
·最大限度维护劳动合同有效的原则 | 第23-24页 |
·动态审视劳动合同效力的原则 | 第24-27页 |
第3章 劳动合同效力的确立 | 第27-40页 |
·劳动合同特殊性对合同效力的影响 | 第27-29页 |
·限制劳动合同条款的刚性约束力 | 第27-28页 |
·制约劳动合同无效的适用 | 第28页 |
·对劳动合同履行的动态影响 | 第28-29页 |
·对劳动合同形式生效要件的影响 | 第29页 |
·劳动合同的生效要件 | 第29-40页 |
·劳动合同主体适格 | 第30-33页 |
·劳动合同主体双方意思表示真实 | 第33-35页 |
·劳动合同内容合法 | 第35-36页 |
·对劳动合同形式要件的思考 | 第36-40页 |
第4章 瑕疵劳动合同的效力 | 第40-50页 |
·确立瑕疵劳动合同效力制度的必要性 | 第41页 |
·可撤销可变更劳动合同 | 第41-44页 |
·设立可撤销可变更劳动合同制度的必要性 | 第41-42页 |
·可撤销可变更劳动合同的具体形态 | 第42-44页 |
·效力待定劳动合同 | 第44-47页 |
·用人单位筹建期间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情形 | 第45页 |
·劳务派遣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劳动合同效力待定情形 | 第45-46页 |
·工作人员以单位名义招用劳动者的情形 | 第46-47页 |
·无效劳动合同及其思考 | 第47-50页 |
·无效劳动合同的类型 | 第47页 |
·无效劳动合同的效力与后果 | 第47-48页 |
·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合同无效规定的进步 | 第48-49页 |
·对无效劳动合同规定的反思 | 第49-50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3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