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基础科学论文--水产生物学论文--水产动物学论文

云纹石斑鱼与褐石斑鱼的比较研究

摘要第1-13页
Abstract第13-16页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第16-18页
第一章 绪言第18-42页
 1 鱼类种质资源概况第18-34页
   ·鱼类种质资源研究进展第18-26页
   ·鱼类系统分类研究现状第26-31页
   ·石斑鱼简介第31-32页
   ·石斑鱼种质资源研究现状第32-33页
   ·石斑鱼系统分类研究第33-34页
 2 研究对象介绍第34-39页
   ·云纹石斑鱼简介第35-36页
   ·褐石斑鱼简介第36-39页
 3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目的和意义第39-42页
   ·技术路线第39页
   ·目的和意义第39-42页
第二章 云纹石斑鱼与褐石斑鱼的形态比较第42-56页
 1 材料第42页
   ·样品的采集与鉴定第42页
   ·主要仪器第42页
   ·主要试剂第42页
   ·常用溶液配制第42页
 2 方法第42-44页
   ·形态特征计量第42-43页
   ·骨骼系统解剖第43-44页
 3 结果第44-54页
   ·形态学特征第44-46页
     ·云纹石斑鱼第44-45页
     ·褐石斑鱼第45页
     ·统计分析第45-46页
   ·骨骼系统特点第46-54页
     ·脑颅第46-48页
     ·咽颅第48-51页
     ·脊柱和肋骨第51-52页
     ·附肢骨骼第52-54页
 4 讨论第54-56页
   ·形态学特征及骨骼系统在鱼类研究中的应用第54页
   ·云纹石斑鱼与褐石斑鱼形态特征分析第54-55页
   ·云纹石斑鱼与褐石斑鱼骨骼系统比较第55-56页
第三章 云纹石斑鱼与褐石斑鱼细胞遗传学研究第56-92页
 1 材料第56-60页
   ·样品的采集与鉴定第56页
   ·主要仪器第56-57页
   ·主要试剂第57-58页
   ·常用溶液配制第58-60页
 2 方法第60-68页
   ·染色体核型研究第60-62页
   ·重复序列FISH定位第62-68页
 3 结果第68-82页
   ·核型研究第68-76页
     ·核型第68-72页
     ·Ag-NORs第72-75页
     ·C-带第75-76页
   ·荧光原位杂交(FISH)第76-82页
     ·探针的制备第76-77页
     ·DAPI复染第77-78页
     ·核糖体基因FISH检测第78-79页
     ·端粒探针FISH杂交第79-82页
 4 讨论第82-92页
   ·云纹石斑鱼与褐石斑鱼核型比较第82-85页
   ·云纹石斑鱼与褐石斑鱼Ag-NORs分析第85-87页
   ·云纹石斑鱼与褐石斑鱼异染色质C-带第87-88页
   ·云纹石斑鱼与褐石斑鱼DAPI荧光带第88-89页
   ·云纹石斑鱼与褐石斑鱼核糖体基因比较第89-90页
   ·云纹石斑鱼与褐石斑鱼端粒探针分析第90-92页
第四章 云纹石斑鱼与褐石斑鱼遗传背景检测及特异性分子标记的研究第92-128页
 1 材料第92-93页
   ·样品的采集与鉴定第92页
   ·主要仪器第92页
   ·主要试剂第92页
   ·常用溶液配制第92-93页
 2 方法第93-105页
   ·遗传背景检测第93-101页
   ·特异性分子标记的筛选第101-105页
 3 结果第105-120页
   ·遗传背景检测第105-118页
     ·AFLP、RAPD及ISSR分析第105-112页
     ·线粒体基因及核基因序列分析第112-118页
   ·特异性分子标记筛选第118-120页
     ·RAPD-SCAR和ISSR-SCAR特异性分子标记的筛选第118-119页
     ·Nest-Tetra-primer specific。PCR的鉴别第119页
     ·验证实验结果第119-120页
 4 讨论第120-128页
   ·种分子标记对云纹石斑鱼和褐石斑鱼遗传多样性的分析第120-124页
   ·云纹石斑鱼和褐石斑鱼进化地位和亲缘关系探讨第124-126页
   ·特异性分子标记对云纹石斑鱼和褐石斑鱼的鉴别第126-128页
结语第128-130页
附录1第130-133页
附录2第133-134页
参考文献第134-152页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第152-153页
致谢第153页

论文共1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聚乙烯醇/硅有机—无机杂化渗透蒸发脱水膜的研究
下一篇:真鲷肌肉中蛋白酶及其抑制剂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