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光催化超滤膜反应器降解4BS偶氮染料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31页 |
·引言 | 第9-10页 |
·偶氮染料废水 | 第10页 |
·偶氮染料废水的危害 | 第10页 |
·偶氮染料废水主要处理方法 | 第10-12页 |
·吸附法 | 第10-11页 |
·絮凝沉淀法 | 第11页 |
·生物法 | 第11-12页 |
·光催化技术 | 第12-19页 |
·光催化技术的原理 | 第12-14页 |
·光催化技术有机废水处理上的应用 | 第14-16页 |
·光催化反应器的类型 | 第16-17页 |
·悬浮态光催化剂的分离回收 | 第17-18页 |
·小结 | 第18-19页 |
·膜分离技术 | 第19-23页 |
·膜技术的种类和特点 | 第19-20页 |
·超滤技术 | 第20-21页 |
·超滤原理 | 第21页 |
·超滤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21-23页 |
·悬浮态光催化膜反应器 | 第23-29页 |
·悬浮态光催化膜反应器的分类 | 第23-24页 |
·内置式光催化反应器 | 第24页 |
·外置式光催化膜反应器 | 第24-25页 |
·影响光催化膜反应器的因素 | 第25-28页 |
·超滤膜污染分析 | 第28-29页 |
·课题的意义、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第29-31页 |
·课题的意义 | 第29-30页 |
·实验的主要内容 | 第30页 |
·实验创新点 | 第30-31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31-36页 |
·实验原料与实验设备 | 第31-34页 |
·实验材料 | 第31-34页 |
·实验设备 | 第34页 |
·实验装置 | 第34-35页 |
·实验方法 | 第35-36页 |
第三章 数据分析 | 第36-39页 |
·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 | 第36-38页 |
·初始反应速率的计算 | 第38页 |
·滤饼污染模型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光催化实验过程 | 第39-48页 |
·TiO_2的吸附实验 | 第39-42页 |
·pH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39-40页 |
·等温吸附实验 | 第40-42页 |
·光催化过程 | 第42-47页 |
·催化剂浓度的影响 | 第42-43页 |
·染料初始浓度对光催化过程的影响 | 第43-44页 |
·反应动力学参数计算 | 第44-46页 |
·染料矿化研究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光催化超滤膜分离过程 | 第48-57页 |
·TiO_2水溶液中的粒径分布 | 第48-49页 |
·超滤膜纯水实验 | 第49页 |
·超滤膜对TiO_2的截留效果 | 第49-52页 |
·进水流速变化 | 第49-51页 |
·操作时间对膜分离过程的影响 | 第51-52页 |
·超滤膜污染研究 | 第52-55页 |
·膜污染系数分析 | 第52-54页 |
·膜污染的微观结构分析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7-59页 |
·实验结论 | 第57-58页 |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