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论文--经济数学方法论文

中国茶叶贸易的比较利益增进研究

致谢第1-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11页
1 导论第11-15页
   ·问题的提出第11-13页
   ·可能的创新第13-15页
2 理论和研究现状第15-22页
   ·理论回顾第15-18页
     ·微笑曲线理论第15-16页
     ·H-O贸易理论第16-17页
     ·市场势力理论第17-18页
   ·研究现状第18-22页
3 比较利益的增进——从静态比较优势到动态比较优势第22-28页
   ·要素禀赋外生比较优势理论第22-24页
   ·规模经济的内生比较优势第24-25页
   ·技术内生动态比较优势第25-26页
   ·基于渠道拓展的可持续动态比较优势第26-28页
4 我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及比较利益现状的实证分析第28-46页
   ·国际竞争力及比较利益现状的测度指标第28-31页
     ·国际市场占有率(PRIM)第28页
     ·贸易竞争力指数(TC指数)第28-29页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第29-30页
     ·市场势力指标第30-31页
   ·我国茶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贸易比较利益测度第31-46页
     ·我国茶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指标测度分析第31-39页
     ·我国茶叶贸易的比较利益指标对比分析第39-46页
5 我国茶叶贸易的R-T-S模型构建第46-58页
   ·R-T-S模型构建第46-52页
     ·模型的基本假定第46页
     ·为什么B国会作为主要原料R供应者第46-48页
     ·B国获取技术T比较优势的可能性分析第48-49页
     ·构筑营销渠道S以保证B国技术T比较优势实现的可持续性第49-50页
     ·R-T-S模型的图示第50-52页
   ·R-T-S模型增进比较利益的机理分析第52-58页
     ·T-要素对比较利益增进的机理分析第52-53页
     ·S-要素对比较利益增进的作用分析第53-56页
     ·R-要素是比较利益实现的基础第56-58页
6 增进中国茶叶贸易比较利益的现实路径第58-66页
   ·T-要素构建"成本领先"比较优势第59-62页
   ·S-要素构建"标岐立异"比较优势第62-66页
7 结论第66-70页
   ·文章的主要结论第66-67页
   ·政策建议第67-68页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7页
附录第77-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波动率估计方法下的期权定价--基于中国权证市场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农民工就业服务中地方政府作为的研究--基于宁波江北区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