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辅助萃取水飞蓟有效成分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1页 |
1 引言 | 第11-25页 |
·水飞蓟的研究概况 | 第11-15页 |
·水飞蓟成分 | 第11-12页 |
·水飞蓟的药理研究状况 | 第12-14页 |
·水飞蓟加工技术国内外研发现状 | 第14-15页 |
·微波辅助萃取 | 第15-20页 |
·微波辅助萃取原理及特点 | 第15-17页 |
·微波辅助萃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微波辅助萃取技术的应用前景 | 第20页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0-21页 |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22-25页 |
·误差分析 | 第22-24页 |
·响应曲面试验设计分析法 | 第24-25页 |
2 微波辅助萃取水飞蓟籽油的试验研究 | 第25-37页 |
·前言 | 第2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5-29页 |
·材料 | 第25页 |
·试验设备 | 第25-26页 |
·试验方法 | 第26-28页 |
·数据分析方法 | 第28-2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9-36页 |
·单因素试验结果 | 第29-31页 |
·正交试验结果 | 第31-33页 |
·工艺参数的优化 | 第33页 |
·水飞蓟籽油品质检测结果 | 第33-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3 微波辅助萃取水飞蓟素的试验研究 | 第37-53页 |
·前言 | 第3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7-41页 |
·材料 | 第37页 |
·试验设备 | 第37-38页 |
·试验工艺流程 | 第38页 |
·数据分析方法 | 第38-39页 |
·试验设计方案 | 第39-40页 |
·不同萃取方法的比较 | 第40-4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1-51页 |
·HPLC法和UV法对照分析水飞蓟素中总黄酮含量 | 第41-42页 |
·单因素试验结果 | 第42-45页 |
·交互作用分析 | 第45-50页 |
·工艺参数的优化 | 第50-51页 |
·萃取方法比较 | 第51页 |
·小结 | 第51-53页 |
4 微波辅助萃取水飞蓟素的动力学研究 | 第53-71页 |
·微波辅助萃取水飞蓟素的动力学机理 | 第53-61页 |
·前言 | 第5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3-5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5-61页 |
·微波辅助萃取水飞蓟素的动力学模型 | 第61-69页 |
·前言 | 第61-6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2-63页 |
·理论依据 | 第63-6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6-69页 |
·小结 | 第69-71页 |
5 微波辅助萃取水飞蓟素的热力学机理研究 | 第71-77页 |
·前言 | 第7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1-75页 |
·试验材料 | 第71页 |
·试验设备 | 第71-72页 |
·试验方法 | 第72页 |
·萃取过程的热力学计算理论基础 | 第72-7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3-75页 |
·小结 | 第75-77页 |
6 结论 | 第77-79页 |
·主要结论 | 第77-78页 |
·研究特色 | 第78页 |
·不足与完善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7页 |
附录 | 第87-8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