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1 绪论 | 第8-13页 |
| ·课题背景 | 第8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10页 |
| ·研究的目的 | 第8-9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0-13页 |
|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发展趋势 | 第11-13页 |
| 2 毛泽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思想的产生 | 第13-21页 |
| ·毛泽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思想产生的思想理论渊源 | 第13-14页 |
| ·中国传统的重农思想 | 第13页 |
| ·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 | 第13-14页 |
|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对农村重要地位的认识 | 第14-16页 |
| ·将革命重心放在农村 | 第15页 |
| ·将农民问题作为革命的中心问题 | 第15-16页 |
| ·建国后毛泽东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探索 | 第16-20页 |
| ·用社会主义占领农村阵地 | 第16-17页 |
| ·通过合作化使农民走上富裕之路 | 第17-18页 |
| ·以社会主义思想改造培养新式农民 | 第18-19页 |
| ·社会主义新农村概念的提出 | 第19-20页 |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 3 毛泽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 | 第21-33页 |
|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思想 | 第21-27页 |
| ·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 | 第21-22页 |
| ·建设农村的政治民主 | 第22-24页 |
| ·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 | 第24-26页 |
| ·维护农村的社会和谐 | 第26-27页 |
| ·毛泽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 第27-32页 |
| ·建立人民公社的组织形式 | 第28-29页 |
| ·采取群众运动的方法 | 第29-30页 |
| ·坚持艰苦奋斗的方针 | 第30-31页 |
| ·统筹城乡关系 | 第31-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4 毛泽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思想存在的局限性及原因 | 第33-38页 |
| ·毛泽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思想存在的局限性 | 第33-34页 |
| ·新农村经济建设中急于求成 | 第33页 |
| ·过于强调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 | 第33-34页 |
| ·以政治手段促进新农村经济发展 | 第34页 |
| ·毛泽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思想局限性产生的原因 | 第34-36页 |
| ·毛泽东对中国国情和国际形势的错误估计 | 第35页 |
| ·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 | 第35-36页 |
| ·对马克思列宁主义个别理论的教条化理解 | 第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 5 毛泽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思想的理论贡献和现实启示 | 第38-55页 |
| ·毛泽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思想的理论贡献 | 第38-41页 |
|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 | 第38-39页 |
|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理论基础 | 第39-41页 |
| ·毛泽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思想的现实启示 | 第41-55页 |
| ·建设生产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第41-45页 |
| ·建设政治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第45-47页 |
| ·建设文化繁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第47-52页 |
| ·建设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第52-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结论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