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碳汇市场构建和运行机制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绪论 | 第10-19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4-16页 |
| ·国外森林碳汇市场的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 ·国内森林碳汇市场的发展现状 | 第15-16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 ·研究目的 | 第16-17页 |
| ·研究意义 | 第17页 |
|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7-19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 2 森林碳汇市场研究理论基础 | 第19-25页 |
| ·稀缺、公共产品和外部性 | 第19-20页 |
| ·稀缺 | 第19页 |
| ·公共产品 | 第19-20页 |
| ·外部性 | 第20页 |
| ·外部成本内部化的途径 | 第20-22页 |
| ·市场和产权途径 | 第21页 |
| ·政府干预途径 | 第21-22页 |
| ·生态经济理论 | 第22-23页 |
| ·生态经济理论内容 | 第22页 |
| ·生态经济学对环境产品的解释 | 第22-23页 |
| ·运行机制理论 | 第23-24页 |
| ·运行机制理论内容 | 第23页 |
| ·森林碳汇市场的运行机制 | 第23-24页 |
| ·混合经济的思想 | 第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3 国外森林碳汇市场及借鉴 | 第25-39页 |
| ·国际森林碳汇市场的形成和特征 | 第25-30页 |
| ·国际碳市场的形成和特征 | 第25-27页 |
| ·国际森林碳汇市场的产生 | 第27-28页 |
| ·国际森林碳汇市场的结构和特征 | 第28-29页 |
| ·CDM林业碳汇项目 | 第29-30页 |
| ·国际森林碳汇市场要素分析 | 第30-32页 |
| ·市场交易主体 | 第30页 |
| ·市场交易客体 | 第30-31页 |
| ·其他市场参与者 | 第31-32页 |
| ·国际森林碳汇市场运行机制研究 | 第32-38页 |
| ·国际森林碳汇市场供求机制 | 第32-33页 |
| ·国际森林碳汇市场价格机制 | 第33-34页 |
| ·国际森林碳汇市场风险机制 | 第34-36页 |
| ·国际森林碳汇市场融资机制 | 第36-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4 中国森林碳汇市场的模式设计 | 第39-50页 |
| ·建立中国森林碳汇市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39-40页 |
| ·建立森林碳汇市场的必要性 | 第39页 |
| ·建立森林碳汇市场的可行性 | 第39-40页 |
| ·中国森林碳汇市场的构建 | 第40-45页 |
| ·碳汇市场化过程中的障碍 | 第40-42页 |
| ·中国森林碳汇市场模式的构建 | 第42-44页 |
| ·现阶段中国森林碳汇市场的制度设计 | 第44-45页 |
| ·现阶段中国森林碳汇市场要素设计 | 第45-46页 |
| ·市场交易主体 | 第45页 |
| ·市场交易客体 | 第45页 |
| ·其他市场参与者 | 第45-46页 |
| ·现阶段中国森林碳汇市场运行机制设计 | 第46-49页 |
| ·中国森林碳汇市场供求机制 | 第46-47页 |
| ·中国森林碳汇市场价格机制 | 第47页 |
| ·中国森林碳汇市场风险机制 | 第47-48页 |
| ·中国森林碳汇市场融资机制 | 第48-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5 构建现阶段中国森林碳汇市场的对策 | 第50-53页 |
| ·做好相关立法准备 | 第50页 |
| ·加强林业碳汇项目产权制度建设 | 第50-51页 |
| ·降低森林碳汇市场的交易成本 | 第51-52页 |
| ·积极筹建气候交易所 | 第52页 |
| ·加强有关森林碳汇信息建设 | 第52页 |
| ·建立森林碳汇及其市场监管体系 | 第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结论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7-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