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8页 |
1 行政强制措施的基本理论 | 第8-16页 |
·行政强制措施的概述 | 第8-12页 |
·行政强制措施的含义 | 第8-9页 |
·行政强制措施的特征 | 第9-10页 |
·行政强制措施的分类 | 第10-12页 |
·几组相近概念的辨析 | 第12-15页 |
·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处罚 | 第12页 |
·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 | 第12-14页 |
·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措施 | 第14页 |
·行政强制措施与司法强制措施 | 第14-15页 |
·行政强制措施存在之必要性 | 第15-16页 |
2 我国行政强制措施制度存在之现状 | 第16-21页 |
·长期以来我国行政强制措施制度不容乐观之现状 | 第16-19页 |
·我国行政强制措施现状之“乱” | 第16-17页 |
·我国行政强制措施现状之“滥” | 第17-18页 |
·我国行政强制措施现状之“软” | 第18-19页 |
·目前我国行政强制措施制度的法治趋势之表现 | 第19-21页 |
·规定行政强制措施的实施权的法律、法规 | 第19-20页 |
·规定行政强制措施的救济权的法律、法规 | 第20-21页 |
3 我国行政强制措施制度的立法现状 | 第21-32页 |
·概述 | 第21-22页 |
·行政强制措施立法之必要性 | 第21页 |
·我国行政强制措施立法历程概述 | 第21-22页 |
·关于1999 年开始起草的《行政强制法(草案)》 | 第22-26页 |
·《草案》的社会反响 | 第22-23页 |
·《草案》的立法瑕疵 | 第23-26页 |
·关于2007 年的《行政强制法(征求意见稿)》 | 第26-29页 |
·程序法定原则 | 第26-28页 |
·可操作性原则与合理性原则 | 第28页 |
·迫不得已原则 | 第28-29页 |
·损害最小原则 | 第29页 |
·我国行政强制法久未通过的症结剖析 | 第29-32页 |
·我国的国家主导型的立法模式 | 第29-30页 |
·行政强制法的社会基础 | 第30-32页 |
4 目前我国行政强制措施制度具体立法问题探析 | 第32-39页 |
·关于无行政强制措施权的行政主体的实施方式 | 第32-33页 |
·关于“非即时性”的强制措施 | 第33-34页 |
·关于因行政强制措施引起的行政赔偿的时效 | 第34页 |
·关于行政强制措施的时限性 | 第34-35页 |
·关于预防性行政强制措施有担保时的免除 | 第35-36页 |
·关于受委托的人员实施部分紧急强制措施的设想 | 第36页 |
·关于“构成犯罪应当移送司法机关”的提法 | 第36-39页 |
结束语 | 第39-40页 |
后记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