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提要 | 第1-7页 |
| 绪论 | 第7-13页 |
| (一) 研究的动因及意义 | 第7-9页 |
| (二) 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1-13页 |
|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政府参与的理论基础 | 第13-20页 |
|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3-17页 |
| (二) 理论依据 | 第17-20页 |
| 二 政府参与发展中部农村职业教育的现实需求 | 第20-27页 |
| (一) 中部农村及其人力资源的特性 | 第20-22页 |
| (二) 缓解“技工荒”现象的需求 | 第22-23页 |
| (三) 中部农村职业教育民营化程度低 | 第23-25页 |
| (四) 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 第25-26页 |
| (五) 实现社会公平的需要 | 第26-27页 |
| 三 政府在发展中部农村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 第27-33页 |
| (一) 政府对中部农村职业教育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 第27-28页 |
| (二) 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 第28-29页 |
| (三) 职业教育资金投入的中部凹陷 | 第29-31页 |
| (四) 职业教育管理存在体制性障碍 | 第31-33页 |
| 四 政府完善中部农村职业教育的对策 | 第33-38页 |
| (一) 提高政府及社会对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 | 第33-34页 |
| (二) 推进职业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法制化建设 | 第34-35页 |
| (三) 加大中部农村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 | 第35-36页 |
| (四) 理顺职业学校管理体制 | 第36页 |
| (五) 加强劳动准入制度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管理体制 | 第36-38页 |
| 结语 | 第38-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 后记 | 第42-43页 |
| 中文摘要 | 第43-45页 |
| Abstract | 第45-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