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7-18页 | 
| ·钼金属及辉钼矿简介 | 第7-9页 | 
| ·钼的发展历史及理化性质 | 第7-8页 | 
| ·辉钼矿简介 | 第8-9页 | 
| ·钼的用途 | 第9-11页 | 
| ·钢铁工业 | 第9页 | 
| ·有色冶金工业 | 第9-10页 | 
| ·化学工业 | 第10页 | 
| ·其他领域 | 第10-11页 | 
| ·辉钼矿氧化分解工艺 | 第11-16页 | 
| ·辉钼矿的焙烧分解 | 第11-13页 | 
| ·酸性条件下高压氧分解 | 第13页 | 
| ·碱性条件下高压氧分解 | 第13-14页 | 
| ·硝酸常压分解法 | 第14页 | 
| ·次氯酸钠分解法 | 第14-15页 | 
| ·电氧化法 | 第15页 | 
| ·酸性氯酸盐法 | 第15-16页 | 
| ·本论文选题的意义及内容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实验药剂、仪器及研究方法 | 第18-23页 | 
| ·实验原料 | 第18页 | 
| ·辉钼矿精矿 | 第18页 | 
| ·实验试剂 | 第18-19页 | 
| ·Mo的分析 | 第19-22页 | 
| ·Mo浸出率的计算 | 第22-23页 | 
| 第三章 NaClO_3-NaCl-H_2SO_4体系的氧化特性分析及浸出热力学 | 第23-30页 | 
| ·NaClO_3-NaCl-H_2SO_4体系的氧化特性分析 | 第23页 | 
| ·酸性NaClO_3体系湿法分解辉钼矿原理 | 第23-24页 | 
| ·反应过程焓变、熵变及吉布斯自由能变的计算 | 第24-29页 | 
| ·反应平衡常数的计算 | 第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四章 氯酸盐湿法分解新工艺的实验研究及动力学 | 第30-43页 | 
| ·工艺条件实验及结果讨论 | 第30-34页 | 
| ·NaClO_3用量对辉钼矿浸出率的影响 | 第30-31页 | 
| ·NaCl用量对辉钼矿浸出率的影响 | 第31页 | 
| ·H_2SO_4用量对辉钼矿浸出率的影响 | 第31-32页 | 
| ·液固比对辉钼矿浸出率的影响 | 第32-33页 | 
| ·浸出温度对辉钼矿浸出率的影响 | 第33页 | 
| ·浸出时间对辉钼矿浸出率的影响 | 第33-34页 | 
| ·不同氧化剂浸出率对比实验 | 第34-35页 | 
| ·浸出液的循环浸出 | 第35-37页 | 
| ·循环浸出原理 | 第35页 | 
| ·循环浸出实验 | 第35-37页 | 
| ·浸出动力学 | 第37-42页 | 
| ·浸出反应模型的建立及推导 | 第37-39页 | 
| ·浸出动力学实验 | 第39-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五章 浸出液中钼的萃取 | 第43-53页 | 
| ·钼的萃取及萃取剂 | 第43页 | 
| ·萃取工艺条件实验 | 第43-46页 | 
| ·pH值对钼萃取率的影响 | 第43-44页 | 
| ·萃取时间对钼萃取率的影响 | 第44-45页 | 
| ·萃取相比对钼萃取率的影响 | 第45页 | 
| ·萃取级数对钼萃取率的影响 | 第45-46页 | 
| ·反萃工艺条件实验 | 第46-48页 | 
| ·氨水浓度对反萃率的影响 | 第46页 | 
| ·反萃时间对反萃率的影响 | 第46-47页 | 
| ·反萃相比对反萃率的影响 | 第47页 | 
| ·反萃级数对反萃率的影响 | 第47-48页 | 
| ·萃取机理的研究 | 第48-50页 | 
| ·浸出产物的XRD与SEM表征 | 第50-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