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6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6页 |
·研究的思路 | 第16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6页 |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6-18页 |
第2章 公务员行政道德制度化的基本理论 | 第18-28页 |
·公务员行政道德制度化的基本内容 | 第18-23页 |
·公务员行政道德制度化的概念界定 | 第18-20页 |
·公务员行政道德制度化的特征 | 第20-21页 |
·公务员行政道德制度化的功能 | 第21-23页 |
·研究公务员行政道德制度化的基本依据 | 第23-28页 |
·理论依据 | 第23-24页 |
·历史依据 | 第24-26页 |
·现实依据 | 第26-28页 |
第3章 当前乡镇公务员行政道德制度化的现实困境及深层原因分析 | 第28-41页 |
·当前乡镇公务员队伍呈现的良好现状 | 第28-30页 |
·乡镇公务员队伍的政治素质不断提高 | 第28页 |
·乡镇公务员队伍的服务意识逐步增强 | 第28-29页 |
·乡镇公务员队伍的工作作风不断改善 | 第29页 |
·乡镇公务员队伍的工作能力明显提高 | 第29-30页 |
·当前部分乡镇公务员行政道德失范的具体表现 | 第30-33页 |
·少数乡镇公务员官僚作风作怪 | 第30-31页 |
·少数乡镇公务员存在腐败现象 | 第31页 |
·少数乡镇公务员存在本位主义 | 第31-32页 |
·少数乡镇公务员存在浮夸和弄虚作假之风 | 第32-33页 |
·少数乡镇公务员责任意识淡薄 | 第33页 |
·乡镇公务员行政道德失范的制度化缺陷 | 第33-36页 |
·规章制度不健全,导致制度缺失和“真空地带” | 第34页 |
·管理制度偏颇,制度规范缺乏可操作性 | 第34-35页 |
·执行力度不够,导致已有的制度形同虚设 | 第35页 |
·乡镇公务员行政道德制度化的保障机制不够健全 | 第35-36页 |
·乡镇公务员行政道德制度化缺陷的深层原因 | 第36-41页 |
·历史文化原因 | 第36-37页 |
·主体意识原因 | 第37-38页 |
·行政体制原因 | 第38-39页 |
·经济基础原因 | 第39-41页 |
第4章 推进乡镇公务员行政道德制度化的对策与措施 | 第41-57页 |
·乡镇公务员行政道德制度化的构建原则 | 第41-44页 |
·农民群众利益至上原则 | 第41-42页 |
·乡镇公务员行政道德他律与自律原则 | 第42-43页 |
·公平与效率原则 | 第43-44页 |
·乡镇公务员行政道德制度化的基本思路 | 第44-46页 |
·乡镇公务员行政道德制度化务必强化行政纪律 | 第44-45页 |
·乡镇公务员行政道德制度化要不断完善行政公开透明制度 | 第45页 |
·乡镇公务员行政道德制度化要逐步建立健全行政道德法律 | 第45-46页 |
·构建乡镇公务员行政道德制度化的保障机制 | 第46-51页 |
·乡镇公务员行政道德制度化的监督机制 | 第46-47页 |
·乡镇公务员行政道德的教育培训机制 | 第47-49页 |
·乡镇公务员行政道德回报激励机制 | 第49页 |
·乡镇区域社会监督体系 | 第49-51页 |
·经费保障机制 | 第51页 |
·推进乡镇公务员行政道德制度化的具体措施 | 第51-57页 |
·强化乡镇公务员的依法行政观念 | 第51-52页 |
·加快乡镇机构行政体制改革 | 第52-54页 |
·健全和完善乡镇公务员行政道德的相关法律制度 | 第54-55页 |
·切实提高乡镇公务员的薪酬水平和生活水平 | 第55-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