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最新发展 | 第11-12页 |
·人文环境与人文素质 | 第12-13页 |
·和谐城市建设及其与人文环境的关系 | 第13-15页 |
·本文的目的、主要工作与可能的意义 | 第15-16页 |
第2章 攀枝花人文素质调查数据及统计分析 | 第16-43页 |
·调研过程简述 | 第16-17页 |
·总体状况 | 第17-19页 |
·人文知识维度 | 第19-23页 |
·人文方法与能力维度 | 第23-24页 |
·人文精神与观念维度 | 第24-43页 |
第3章 攀枝花人文环境特征的历史演变及其和谐性分析 | 第43-54页 |
·"金沙江文化"与"攀枝花精神"对攀枝花人文环境的影响 | 第43-44页 |
·攀枝花人的总体人文素质特征:质朴务实、开放包容、高度认同 | 第44-45页 |
·攀枝花各阶层的人文精神与观念总体相容、阶层分化尚不明显 | 第45-49页 |
·攀枝花人文环境的和谐性分析 | 第49-54页 |
第4章 从攀枝花成功创卫分析人文环境对和谐城市建设的影响 | 第54-59页 |
·攀枝花创卫的背景、方法和收获 | 第54-55页 |
·攀枝花创卫工作中的公共管理创新 | 第55-58页 |
·人文环境与公共政策选择及实施的相互影响 | 第58-59页 |
第5章 改善人文环境构建和谐攀枝花的政策建议 | 第59-66页 |
·提高对人文环境重要性的认识 | 第59-60页 |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 第60-61页 |
·加强公众主体意识的培养 | 第61-62页 |
·加强诚信社会建设 | 第62-63页 |
·加强法治环境建设 | 第63页 |
·加强公众参与公共管理的制度化建设 | 第63-64页 |
·建立人文环境评价监督机制 | 第64-66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