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结构疲劳强度与疲劳可靠性 | 第12-13页 |
·现代抗疲劳设计方法 | 第13-17页 |
·现行抗疲劳设计方法 | 第13-15页 |
·抗疲劳设计的两个阶段 | 第15页 |
·机械疲劳强度设计思想发展和演变 | 第15-17页 |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现状分析 | 第17-19页 |
·起重机金属结构 | 第17-18页 |
·国内外起重机金属结构疲劳寿命和可靠性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论文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2章 结构疲劳载荷谱 | 第20-33页 |
·引言 | 第20-21页 |
·结构疲劳载荷谱采集流程 | 第21-25页 |
·资料收集 | 第21页 |
·结构强度分析与危险点确定 | 第21-22页 |
·静载应力和动态响应采样 | 第22页 |
·采样数据处理 | 第22-25页 |
·DASP V10智能数据采集和信号处理系统 | 第25-27页 |
·应力应变测试原理 | 第25页 |
·应变花分析方法 | 第25-27页 |
·50T×40m桥式起重机疲劳载荷谱测试方案 | 第27-32页 |
·测试内容 | 第28页 |
·测试工况 | 第28页 |
·主梁翼缘板测点位置 | 第28-30页 |
·主腹板测点位置 | 第30-32页 |
·铰接端梁测点位置 | 第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金属结构疲劳裂纹扩展 | 第33-52页 |
·引言 | 第33页 |
·断裂力学理论基础 | 第33-37页 |
·应力强度因子 | 第33-35页 |
·断裂韧度 | 第35-36页 |
·疲劳裂纹扩展速率 | 第36-37页 |
·估算裂纹扩展寿命的主要步骤 | 第37页 |
·焊接箱形梁疲劳裂纹扩展机理 | 第37-40页 |
·初始疲劳裂纹位置、形式与尺寸 | 第37-38页 |
·疲劳载荷谱 | 第38-39页 |
·裂纹形状修正系数与材料常数 | 第39页 |
·临界裂纹长度 | 第39-40页 |
·焊接箱形梁疲劳裂纹扩展寿命预测数学模型 | 第40-43页 |
·等幅应力下焊接箱形梁疲劳裂纹扩展寿命预测数学模型 | 第40页 |
·变幅应力下焊接箱形梁疲劳裂纹扩展寿命预测数学模型 | 第40-43页 |
·50TU型集装箱龙门起重机箱形梁疲劳寿命预测 | 第43-51页 |
·等效应力法预测 | 第44-47页 |
·Miner线性累积损伤公式预测 | 第47-48页 |
·预测结果分析 | 第48页 |
·疲劳裂纹扩展寿命影响因素分析 | 第48-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4章 焊接箱形梁疲劳裂纹扩展仿真 | 第52-60页 |
·引言 | 第52-53页 |
·断裂力学理论基础 | 第53-54页 |
·焊接箱形梁疲劳裂纹扩展仿真 | 第54-59页 |
·子模型技术 | 第54-56页 |
·裂纹单元 | 第56-57页 |
·应力强度因子计算 | 第57-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5章 金属结构疲劳可靠性分析 | 第60-82页 |
·引言 | 第60页 |
·结构可靠性理论 | 第60-69页 |
·结构可靠度 | 第61-62页 |
·可靠度指标 | 第62-63页 |
·结构构件可靠度计算方法 | 第63-69页 |
·结构构件疲劳断裂可靠性评估方法 | 第69-74页 |
·裂纹长度模型 | 第69-71页 |
·疲劳寿命模型 | 第71-72页 |
·断裂强度模型 | 第72-74页 |
·基于线弹性断裂力学的疲劳断裂可靠度计算模型 | 第74-76页 |
·门式起重机金属结构疲劳断裂可靠度模型相关参数分析 | 第76-78页 |
·初始裂纹长度 | 第76-77页 |
·临界裂纹长度 | 第77页 |
·裂纹扩展参数 | 第77-78页 |
·形状函数 | 第78页 |
·应力幅值 | 第78页 |
·门式起重机金属结构疲劳断裂可靠度的Monte Carlo模拟 | 第78-81页 |
·计算结果 | 第78-80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80-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第82-85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82-83页 |
·论文主要的创新点 | 第83-84页 |
·展望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92-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