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

连翘挥发油不同馏分药效学及自乳化给药系统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 连翘简介第10-12页
   ·连翘药材性状及其作用第10页
   ·连翘的化学成分第10-11页
   ·连翘的药理作用第11-12页
 2. 挥发油提取方法的研究概述第12-13页
   ·挥发油提取方法第12-13页
     ·溶剂萃取法第12页
     ·溶剂萃取法第12页
     ·压榨法第12-13页
     ·超临界流体萃取第13页
 3. 挥发油分离研究概述第13-14页
 4. 自乳化给药系统研究概述第14-15页
 5. 拟解决问题第15-16页
第二章 连翘挥发油的提取第16-23页
 1. 水蒸气蒸馏法的原理第16页
 2. 连翘发挥油的提取第16-22页
   ·实验材料第16页
   ·实验仪器第16-17页
   ·实验设计及流程第17页
     ·实验方法第17页
     ·单因素实验第17页
     ·正交实验优化工艺第17页
   ·实验结果第17-22页
     ·单因素影响实验结果第17-20页
     ·正交实验结果第20-21页
     ·最佳工艺条件分析第21-22页
 3. 讨论第22-23页
第三章 连翘挥发油活性部位的分段分离第23-54页
 1. 实验材料第23页
 2. 实验装置和仪器第23-24页
   ·实验装置第23-24页
 3. 实验原理第24-29页
   ·分离器的安装及洗涤第25-26页
   ·分离器理论塔板数的测定第26-28页
   ·样品分析方法第28页
   ·实验步骤第28-29页
 4. 结果第29-48页
   ·分离器釜温度和压力的确定第29页
   ·分离器分离度的确定第29-30页
   ·分离器顶温度的确定第30页
   ·连翘挥发油的分段分离第30-31页
   ·实验结果第31-48页
 5. 分析讨论第48-54页
   ·按单个化合物含分析第48-49页
   ·按化合物群分离结果第49-53页
   ·连翘挥发油油中其他成分第53-54页
第四章 连翘挥发油不同活性部位的药效学研究第54-61页
 1 实验材料和仪器第54页
 2 实验方法第54-59页
   ·连翘油不同活性部位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第54-55页
   ·连翘油不同活性部位对大鼠角叉菜胶性足肿胀的影响第55-56页
   ·连翘油重新组合活性部位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第56-57页
   ·连翘油不同活性部位对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第57-58页
   ·连翘油重新组合活性部位对醋酸引起的扭体反应的镇痛作用实验第58页
   ·连翘油不同活性部位对干酵母致大鼠发热的影响第58-59页
 3. 讨论第59-61页
第五章 连翘挥发油不同馏分自乳化给药系统的研究第61-70页
 1. 自乳化原理第61-62页
 2.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62页
 3. 实验方法及设计第62-68页
   ·处方筛选第62-68页
     ·溶解度考察第63页
     ·处方试剂筛选第63-64页
     ·伪三元相图的绘制第64-66页
     ·SEED平均粒径的测定第66-68页
     ·连翘油自乳化制剂的制备第68页
 4. 结论第68-69页
 5. 讨论第69-70页
第六章 重组连翘油自乳化制剂急性毒性实验第70-74页
 1. 材料第70页
 2. 方法第70-71页
   ·急性毒性预实验第70页
   ·急性毒性实验第70-71页
 3. 实验结果第71-73页
   ·重组连翘萜烯脂肪乳制剂急性毒性实验第71-72页
   ·重组连翘油急性毒性实验结果第72-73页
 4. 讨论第73-74页
结论第74-78页
 1. 挥发油的提取研究第74页
 2. 挥发油分段分离研究第74-75页
 3. 连翘油不同馏分的药理学研究及重组部位的药理学研究第75页
 4. 重组连翘油自乳化制剂工艺研究第75页
 5. 重组连翘油和重组连油自乳化微急性毒理研究第75-76页
 6. 讨论第76页
 7. 展望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80-81页
致谢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白藜芦醇二聚体——cis-δ-viniferin的酶促合成及其功能研究
下一篇:酚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