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饲料作物、牧草论文--多年生豆科牧草论文

紫花苜蓿化感作用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19页
   ·化感作用的概念第13-14页
   ·化感物质及其产生的途径第14-15页
   ·化感作用的机理和影响因素第15-16页
   ·紫花苜蓿化感作用研究现状以及应用前景第16-17页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第17-19页
第二章 播种时间对后茬苜蓿自毒作用的影响第19-25页
   ·材料和方法第19-20页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第19页
     ·测定内容第19-20页
   ·结果与分析第20-23页
     ·幼苗生长第20-22页
     ·对后茬苜蓿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22页
     ·对后茬苜蓿 SOD 和 POD 活性的影响第22-23页
   ·小结与讨论第23-25页
第三章 苜蓿自毒作用空间范围研究第25-30页
   ·材料和方法第25-26页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25-26页
     ·测定内容第26页
     ·数据处理和方法第26页
   ·结果与分析第26-29页
     ·幼苗生长第26-28页
     ·对后茬苜蓿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28页
     ·对后茬苜蓿SOD 和POD 活性的影响第28-29页
   ·讨论与结论第29-30页
第四章 距离远近对苜蓿生理特性的影响(移栽)第30-35页
   ·材料与方法第30-31页
     ·试验材料第30页
     ·试验方法第30页
     ·测定内容第30-31页
     ·数据处理和方法第31页
   ·结果与分析第31-34页
     ·幼苗生长第31-33页
     ·对后茬苜蓿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33页
     ·对后茬苜蓿SOD 和POD 活性的影响第33-34页
   ·讨论与结论第34-35页
第五章 浸提液处理对禾草萌发和生长的影响第35-45页
   ·材料与方法第35-37页
     ·试验材料第35页
     ·试验方法第35-36页
     ·测定内容第36页
     ·数据处理和方法第36-37页
   ·结果与分析第37-43页
     ·幼苗生长第37-39页
     ·对禾草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39-40页
     ·对禾草幼苗苜蓿SOD 和POD 活性的影响第40页
     ·对禾草萌发的影响第40-43页
   ·讨论与结论第43-45页
第六章 隔离处理对禾草萌发和生长的影响第45-52页
   ·材料与方法第45-46页
     ·试验材料第45页
     ·试验方法第45页
     ·测定内容第45-46页
     ·数据处理和方法第46页
   ·结果与分析第46-50页
     ·幼苗生长第46-47页
     ·对鸭茅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47-48页
     ·对鸭茅幼苗SOD 和POD 活性的影响第48页
     ·不同土壤对鸭茅幼苗形态指标的影响第48-49页
     ·不同土壤对鸭茅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49-50页
     ·不同土壤对禾草幼苗苜蓿SOD 和POD 活性的影响第50页
   ·讨论与结论第50-52页
第七章 置换苜蓿对禾草萌发和生长的影响第52-64页
   ·材料与方法第52-54页
     ·试验材料第52页
     ·试验方法第52-53页
     ·测定内容第53-54页
     ·数据处理和方法第54页
   ·结果与分析第54-62页
     ·幼苗生长第54-56页
     ·对相对生物量的影响第56-58页
     ·对鸭茅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58-59页
     ·对鸭茅SOD 和POD 活性的影响第59-60页
     ·对禾草萌发的影响第60-62页
   ·讨论与结论第62-64页
第八章 全文结论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致谢第70-71页
作者简历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陆地棉重组近交系中G6主要农艺性状的QTL定位
下一篇:水稻植株中镉区室化关键螯合物的鉴定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