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设计、性能分析与综合论文

基于D-S证据理论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危险预警系统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4页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0页
   ·课题的研究来源及意义第14-15页
     ·课题的来源第14页
     ·课题的意义第14-15页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的发展概况第15-17页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的起源第15-16页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17页
   ·研究的目的和内容第17-18页
   ·本论文的结构第18-20页
第二章 系统设计第20-26页
   ·系统总体设计思想第20-21页
   ·系统硬件构架第21-23页
     ·系统硬件配置第21-23页
     ·系统硬件架构特点第23页
   ·系统软件设计第23-25页
     ·系统软件设计思想第23页
     ·系统软件的基本功能第23-25页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危险预警系统的算法第26-36页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第26-30页
     ·数据融合理论基础第26-27页
     ·数据融合的一般处理模型第27-29页
     ·基于D-S证据理论的数据融合方法第29-30页
   ·本课题的数据融合算法的实现第30-34页
     ·火灾探测对象的选定第30-32页
     ·基于D-S证据理论的数据融合方法在危险预警系统中的应用第32-33页
     ·其它危险气体泄漏探测第33-34页
   ·本章小结第34-36页
第四章 客户端软件的设计与实现第36-52页
   ·客户端软件设计第36-38页
     ·客户端模块设计第36-37页
     ·主程序流程第37-38页
   ·初始化模块第38-39页
     ·配置文件格式第38页
     ·配置文件说明第38-39页
   ·数据采集模块第39-41页
     ·LTM8000系列模块及与上位机通讯技术说明第39-40页
     ·LTM8000系列模块通讯特性第40页
     ·LTM8000系列模块语法第40页
     ·本系统所用的LTM8000采集命令第40-41页
   ·数据处理模块第41-42页
   ·报警模块第42-48页
     ·报警模块流程第43页
     ·短信发送模块第43-45页
     ·本系统常用AT指令及程序实现短信发送第45-48页
   ·数据存储模块第48-49页
     ·访问Access数据库第48页
     ·数据库结构第48-49页
   ·系统通讯模块第49-51页
     ·基于TCP/IP的SOCKET通信第49-50页
     ·本系统数据传送格式及网络通信的实现第50-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五章 服务器端软件的设计与实现第52-58页
   ·服务器端软件设计第52-54页
     ·服务器模块设计第52-53页
     ·服务器端主程序流程第53-54页
   ·数据处理模块第54页
   ·数据存储模块第54-56页
     ·数据库访问第54-55页
     ·数据库结构第55-56页
     ·SQL SERVER数据库事务日志已满的解决方案第56页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六章 系统网站的设计与实现第58-64页
   ·系统网站开发环境第58-61页
     ·IIS技术介绍第58-59页
     ·ASP技术介绍第59-60页
     ·ASP优点第60-61页
     ·数据库结构第61页
   ·系统网站结构第61-62页
   ·系统网站功能第62-64页
第七章 结论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68页
致谢第68-70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0-72页
作者与导师简介第72-73页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第73-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DCS数据采集及上层应用系统的开发
下一篇:基于类水滑石材料固定酶构筑电化学生物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