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课题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作者的主要工作 | 第13-14页 |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14-16页 |
第二章 CORBA 体系结构概述 | 第16-30页 |
·CORBA 对象模型 | 第16-26页 |
·OMA | 第16-17页 |
·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CORBA) | 第17-21页 |
·对象请求代理(Object Request Broker) | 第21-22页 |
·接口定义语言(Interface Definition Language) | 第22-26页 |
·RTCORBA1.0 介绍 | 第26-29页 |
·基本结构 | 第26页 |
·独立于平台的多线程(任务)体系 | 第26-27页 |
·良好的性能优化 | 第27-28页 |
·RTCORBA1.0 的基本特点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ORB 互操作性的分析 | 第30-48页 |
·域和桥 | 第30-32页 |
·域 | 第30-31页 |
·桥 | 第31-32页 |
·ORB 间的桥接 | 第32-37页 |
·直接桥接和间接桥接 | 第32-35页 |
·请求级桥接和内联桥接 | 第35-37页 |
·可互操作的对象引用IOR | 第37-40页 |
·对象引用域的桥接 | 第37页 |
·IOR 的组成 | 第37-39页 |
·IOR 的传递过程 | 第39-40页 |
·互操作协议 | 第40-45页 |
·通用ORB 互操作协议(GIOP) | 第41-43页 |
·Internet ORB 间协议(IIOP) | 第43-44页 |
·特定环境ORB 互操作协议(ESIOP 和CIOP) | 第44-45页 |
·CORBA 互操作层次结构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四章 GIOP/IIOP 互操作引擎的设计与实现 | 第48-88页 |
·整体设计 | 第48-64页 |
·系统组成 | 第48-49页 |
·层次结构图 | 第49-51页 |
·各层次之间的数据传输格式 | 第51-59页 |
·系统流程 | 第59-64页 |
·IDL 表示层的设计 | 第64-71页 |
·功能 | 第64-65页 |
·主要数据结构 | 第65-67页 |
·主要成员函数 | 第67-68页 |
·工作流程 | 第68-71页 |
·CDR 编解码层的设计 | 第71-76页 |
·功能 | 第71页 |
·主要数据结构 | 第71-74页 |
·主要成员函数 | 第74-75页 |
·工作流程 | 第75-76页 |
·IOR 解析层的设计 | 第76-80页 |
·功能 | 第76-77页 |
·主要数据结构 | 第77-79页 |
·主要成员函数 | 第79-80页 |
·工作流程 | 第80页 |
·GIOP 报文层的设计 | 第80-83页 |
·功能 | 第80页 |
·主要数据结构 | 第80-82页 |
·主要成员函数 | 第82-83页 |
·工作流程 | 第83页 |
·IIOP 传输层的设计 | 第83-86页 |
·功能 | 第83页 |
·主要数据结构 | 第83-85页 |
·主要成员函数 | 第85-86页 |
·工作流程 | 第86页 |
·各个类间的关系 | 第86-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第五章 测试 | 第88-93页 |
·测试目的 | 第88页 |
·测试执行环境 | 第88-90页 |
·测试方法 | 第90-91页 |
·执行情况 | 第91-92页 |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第六章 课题总结 | 第93-94页 |
·总结 | 第93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8-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