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国民经济管理论文--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论文

资源与环境评价信息系统开发及实例分析--以铜陵矿集区为例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致谢第8-14页
第1章 概述第14-18页
   ·论文研究意义及研究目的第14-15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5-17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7-18页
第2章 理论体系第18-31页
   ·数据空间插值方法第18-28页
     ·反距离加权插值法第18-19页
     ·地质统计学及克里格插值法第19-25页
       ·实验变异函数第19页
       ·稳健实验变异函数第19-20页
       ·理论变异函数第20-21页
       ·理论变异函数模型自动拟合第21-23页
       ·克里格插值第23页
       ·交叉验证第23-24页
       ·数据的正态变换第24-25页
     ·多维分形插值法第25-28页
       ·奇异性指数计算方法第26-27页
       ·估值尺度ε的确定第27-28页
   ·环境评价模型第28-29页
     ·单因子评价模型第28页
     ·地累积指数评价模型第28-29页
     ·环境地球化学基线模型第29页
   ·资源预测评价模型第29-31页
     ·C-A 模型(含量-面积模型)第30页
     ·V-N 模型(元素含量-矿床数目累积频率模型)第30-31页
第3章 系统开发与实现第31-50页
   ·开发方式及系统架构第31-32页
   ·GIS 基本功能模块设计第32-36页
   ·地质统计学相关功能模块设计第36-41页
     ·反距离加权插值第36-37页
     ·半变异函数计算及克里格插值第37-39页
     ·多维分形插值第39-41页
   ·环境评价功能模块设计第41-43页
     ·单因子指数评价及地累积指数评价模型第42页
     ·环境地球化学基线模型第42-43页
   ·资源预测评价模块设计第43-45页
     ·C-A 模型第43-44页
     ·V-N 模型第44-45页
   ·土壤信息数据库设计第45-47页
   ·系统其他功能设计第47-50页
     ·基本统计功能第47-48页
     ·数据交互第48-49页
     ·图形输出第49-50页
第4章 铜陵地区土壤地球化学数据实例分析第50-64页
   ·研究区概况第50页
   ·样点分布与采集第50-52页
   ·基于地表土壤数据的土壤环境评价第52-56页
     ·单因子评价第52-54页
     ·地累积指数评价第54-55页
     ·环境地球化学基线第55-56页
   ·基于深部土壤数据的异常区域识别第56-61页
     ·数据处理流程第56-57页
     ·数据的正态性检验和转换第57页
     ·变异函数的计算、拟合分析第57-59页
     ·克里格插值第59页
     ·奇异性指数计算第59-60页
     ·多维分形克里格插值第60-61页
   ·异常下限值计算与异常区域识别第61-64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64-66页
   ·结论第64-65页
   ·展望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钢铁产业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研究
下一篇:安徽省生态农业产业化及发展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