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预报会商前兆平台建设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致谢 | 第7-12页 |
前言 | 第12-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17页 |
·引言 | 第14页 |
·前兆预报观测的发展概况 | 第14-15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页 |
·本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地震前兆数据的特点及网络结构 | 第17-20页 |
·地震前兆预报 | 第17页 |
·地震前兆数据的特点 | 第17-18页 |
·地震前兆数据处理流程 | 第18-19页 |
·区域前兆数据客户端/服务器系统的网络结构 | 第19-20页 |
第三章 数据库结构与表结构 | 第20-27页 |
·地震前兆数据库总体结构 | 第20页 |
·前兆数据库结构的构建原则 | 第20-21页 |
·前兆数据库应包含的信息 | 第21页 |
·前兆数据库表的分类 | 第21页 |
·数据表的结构 | 第21-25页 |
·日值表 | 第21-22页 |
·小时值表 | 第22-23页 |
·分钟值表和秒值表 | 第23-25页 |
·Clob 数据类型存储观测值 | 第25-27页 |
·表结构的字段及数据类型 | 第25页 |
·Clob 类型字段的内部存储结构 | 第25-27页 |
第四章 前兆数据库的建立 | 第27-33页 |
·建立SQL Server 数据库 | 第28-30页 |
·建立Oracle 数据库 | 第30-31页 |
·数据的访问 | 第31-33页 |
第五章 从前兆数据库中读取数据 | 第33-41页 |
·数据源的注册 | 第34-36页 |
·数据入库流程 | 第36页 |
·数据入库模式 | 第36-37页 |
·数据插入模式 | 第36页 |
·数据更新入库模式 | 第36-37页 |
·VB 读取Oracle 大字段的方法 | 第37-41页 |
第六章 前兆数据的可视化表达 | 第41-51页 |
·台站基本信息管理 | 第41-42页 |
·日常会商系统前兆数据测项模块 | 第42-43页 |
·数据库的连接方式 | 第43-44页 |
·台站、测项、采样率的管理 | 第44页 |
·时间输入的选择 | 第44-45页 |
·绘图技术 | 第45页 |
·TeeChart 功能介绍 | 第45-51页 |
·方法实现 | 第45-46页 |
·绘制曲线 | 第46-47页 |
·对比曲线 | 第47-51页 |
第七章 前兆数据的处理和信息提取 | 第51-58页 |
·Surfer8.0 绘图软件介绍 | 第51-52页 |
·原始数据的处理 | 第52-53页 |
·如何绘制等值线 | 第53-56页 |
·区域背景地图资料的建立 | 第55-56页 |
·绘制区域等值线图 | 第56页 |
·标注站点信息 | 第56页 |
·基于Surfer 的等值线的动态显示 | 第56-58页 |
第八章 总结 | 第58-59页 |
·前期工作总结 | 第58页 |
·系统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的改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