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声瓦的吸声机理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4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4-28页 |
|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 ·课题背景 | 第14页 |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 ·国内外消声瓦的应用现状 | 第15-19页 |
| ·国外消声瓦的应用现状 | 第15-18页 |
| ·国内消声瓦的应用现状 | 第18-19页 |
| ·国内外消声瓦吸声机理的研究现状 | 第19-26页 |
| ·消声瓦的工作原理 | 第19-20页 |
| ·消声瓦吸声机理的研究方法 | 第20-26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 第2章 声学有限元和多重散射理论 | 第28-55页 |
| ·引言 | 第28页 |
| ·声学有限元的理论基础 | 第28-35页 |
| ·有限元的一般介绍 | 第28-30页 |
| ·基本假设 | 第30页 |
| ·声学的有限元方程 | 第30-32页 |
| ·吸声材料的损耗处理 | 第32-33页 |
| ·无限流体的无反射边界 | 第33-34页 |
| ·吸收系数 | 第34-35页 |
| ·多重散射法的理论基础 | 第35-40页 |
| ·控制方程 | 第35-37页 |
| ·Bloch 定理 | 第37-38页 |
| ·加法定理 | 第38-40页 |
| ·三维多重散射理论 | 第40-49页 |
| ·Mie 散射矩阵 | 第40-44页 |
| ·单层球散射体的散射矩阵 | 第44-47页 |
| ·均质平板的散射矩阵 | 第47-48页 |
| ·多层平行板的散射矩阵及吸声系数 | 第48-49页 |
| ·程序算法及有效性 | 第49-53页 |
| ·程序算法 | 第49-51页 |
| ·程序有效性 | 第51-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 第3章 混合型空腔结构消声瓦的吸声性能 | 第55-73页 |
| ·引言 | 第55页 |
| ·混合型空腔结构消声瓦的吸声特性 | 第55-60页 |
| ·穿孔率对吸声特性的影响 | 第56-58页 |
| ·混合型空腔结构对吸声特性的影响 | 第58-60页 |
| ·消声瓦吸声性能的优化设计 | 第60-63页 |
| ·空腔外形对消声瓦吸声性能的影响 | 第63-69页 |
| ·圆台型空腔结构 | 第63-66页 |
| ·椭圆型空腔结构 | 第66-69页 |
| ·双层壳体背衬对消声瓦吸声性能的影响 | 第69-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 第4章 基于散射理论的消声瓦吸声机理研究 | 第73-95页 |
| ·引言 | 第73页 |
| ·单个球形散射体的散射特性 | 第73-86页 |
| ·单个球形空腔的散射特性 | 第74-81页 |
| ·单个薄球壳的散射特性 | 第81-86页 |
| ·多重散射对吸声性能的影响 | 第86-92页 |
| ·谐波阶数和损耗因子对吸声性能的影响 | 第86-88页 |
| ·散射体的结构参数对吸声性能的影响 | 第88-90页 |
| ·其他结构参数对吸声性能的影响 | 第90-92页 |
| ·球腔的组合对吸声性能影响 | 第92-94页 |
|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 第5章 局域共振结构对消声瓦吸声性能的影响 | 第95-115页 |
| ·引言 | 第95页 |
| ·非同心球散射体的Mie 散射矩阵 | 第95-99页 |
| ·局域共振结构的Mie 散射特性 | 第99-108页 |
| ·同心局域共振结构的Mie 散射特性 | 第99-104页 |
| ·非同心局域共振结构的Mie 散射特性 | 第104-108页 |
| ·多重散射下局域共振结构消声瓦的吸声性能 | 第108-114页 |
| ·同心局域共振结构 | 第108-111页 |
| ·非同心局域共振结构 | 第111-114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4-115页 |
| 结论 | 第115-11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8-127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27-129页 |
| 致谢 | 第129-130页 |
| 个人简历 | 第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