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不良资产处置中的法律问题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绪论 | 第9-10页 |
第一章 不良资产及其处置的一般理论 | 第10-23页 |
第一节 不良资产及其成因、现状 | 第10-15页 |
一、不良资产概念的界定 | 第10-11页 |
二、不良资产的形成原因 | 第11-14页 |
三、我国不良资产的现状 | 第14-15页 |
第二节 不良资产处置的一般理论 | 第15-20页 |
一、不良资产处置的概念 | 第15页 |
二、我国不良资产处置的发展脉络 | 第15-16页 |
三、国外不良资产处置的几种主要模式 | 第16-18页 |
四、国外不良资产处置的经验及启示 | 第18-20页 |
第三节 不良资产处置面临的困境 | 第20-23页 |
一、不良资产处置的法律支持不够 | 第20-21页 |
二、资本市场不发达 | 第21页 |
三、中介机构不能适应市场要求 | 第21页 |
四、外资参与程度低 | 第21-23页 |
第二章 不良资产处置法律问题分析 | 第23-39页 |
第一节 资产证券化及相关法律问题 | 第23-28页 |
一、资产证券化的概念 | 第23页 |
二、我国实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 | 第23-24页 |
三、资产证券化运行中面临的法律问题 | 第24-27页 |
四、建立起调整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制度 | 第27-28页 |
第二节 不良资产债权转股权及相关法律问题 | 第28-34页 |
一、债转股的一般理论 | 第28-29页 |
二、债转股中的法律关系 | 第29-31页 |
三、债转股的程序安排 | 第31页 |
四、债转股的股权退出方式 | 第31-32页 |
五、债转股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及若干立法建议 | 第32-34页 |
第三节 其他资产处置方式及相关法律问题 | 第34-39页 |
一、资产出售 | 第34-35页 |
二、债务追偿 | 第35-36页 |
三、债务重组 | 第36-37页 |
四、资产置换 | 第37-39页 |
第三章 防范和化解不良资产的对策措施 | 第39-50页 |
第一节 对我国不良资产处置的立法建议 | 第39-45页 |
一、制定单独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法》 | 第41-43页 |
二、建立个人破产制度 | 第43-44页 |
三、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工作的司法支持 | 第44-45页 |
第二节 改善我国不良资产处置的宏观环境 | 第45-47页 |
一、建立完善的融资渠道 | 第45-46页 |
二、大力发展资本市场 | 第46页 |
三、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 第46页 |
四、加强对社会中介机构的管理 | 第46-47页 |
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 第47页 |
第三节 引入外资参与我国不良资产处置 | 第47-50页 |
一、外资参与我国不良资产处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47-48页 |
二、外资参与我国不良资产处置的途径 | 第48页 |
三、外资参与我国不良资产处置的建议 | 第48-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附录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