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吸附捕获二氧化碳热质传递的特性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0-13页
     ·课题背景第10页
     ·CO_2 的捕获方法第10-13页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3页
   ·CO_2 吸附捕获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3-16页
     ·物理吸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捕获CO_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第16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6-17页
   ·本章小结第17-18页
第2章 吸附捕获烟气中CO_2 的物理机理第18-29页
   ·吸附剂的选择原则第18页
   ·活性炭纤维做吸附剂的性能分析第18-21页
   ·吸附捕获烟气中CO_2 系统的描述第21-24页
   ·活性炭纤维的吸附方程第24-28页
     ·纯组分的吸附方程第24-26页
     ·混合组分的吸附方程第26-28页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3章 活性炭纤维吸脱附CO_2 的实验研究第29-37页
   ·活性炭纤维导电性能的实验测定第29-31页
     ·实验步骤第29-30页
     ·测试结果分析第30-31页
   ·活性炭纤维脱附CO_2 实验第31-34页
     ·实验步骤第32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32-34页
   ·活性炭纤维热稳定性的实验第34-35页
   ·实验误差分析第35-36页
     ·误差分析原理第35-36页
     ·测试误差分析第36页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4章 加压吸附烟气中CO_2 的数值模拟第37-53页
   ·加压吸附过程的数学模型第37-40页
     ·吸附模型的几点假设第37页
     ·控制方程第37-40页
   ·初边值条件和物性参数第40-43页
     ·初始条件第40-41页
     ·边界条件第41页
     ·物性参数第41-43页
   ·方程的离散与求解第43-47页
     ·方程的离散第43-46页
     ·求解第46-47页
   ·模拟结果与分析第47-52页
     ·升压时间为180s 时的结果分析第47-50页
     ·升压时间为300s 时的结果分析第50-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5章 通电脱附烟气中CO_2 的数值模拟第53-65页
   ·通低压电脱附过程的数学模型第53-55页
     ·脱附模型的几点假设第53页
     ·控制方程第53-55页
   ·初边值条件和物性参数第55-56页
     ·初始条件第55页
     ·边界条件第55页
     ·物性参数第55-56页
   ·方程的离散与求解第56-59页
     ·方程的离散第56-58页
     ·求解第58-59页
   ·通电脱附过程的模拟结果分析第59-63页
     ·通入10V 电压下的结果分析第59-61页
     ·通入24V 电压下的结果分析第61-63页
   ·再生效率的计算第63-64页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6章 吸脱附过程热质传递的影响因素分析第65-78页
   ·吸附过程的影响因素第65-68页
     ·导热系数的影响第65-67页
     ·入口流量的影响第67-68页
   ·脱附过程的影响因素第68-74页
     ·导热系数的影响第68-70页
     ·通电电压的影响第70页
     ·通电时间的影响第70-72页
     ·循环次数的影响第72-74页
   ·吸附捕获系统的时间参数第74-76页
     ·吸附时间第74-75页
     ·脱附时间第75页
     ·气体吹扫的时间第75-76页
     ·脱附塔降温和降压储气的时间第76页
   ·本章小结第76-78页
结论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8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第85-87页
致谢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SAPMAC法蓝宝石生长形态及机制研究
下一篇:声子晶体的禁带特性及其在反声控制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