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合金生物陶瓷涂层制备及耐蚀性能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镁基生物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纯镁和新型镁合金生物材料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镁合金表面改性与涂层技术及其在生物涂层中的应用 | 第12-14页 |
·镁合金微弧氧化技术 | 第14-17页 |
·微弧氧化技术概述 | 第14-15页 |
·微弧氧化陶瓷涂层生长机制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涂层的腐蚀性能研究现状 | 第16页 |
·镁合金微弧氧化法制备生物陶瓷涂层进展 | 第16-17页 |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19-25页 |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19-20页 |
·实验材料 | 第19页 |
·实验试剂 | 第19-20页 |
·实验装置及涂层制备 | 第20-21页 |
·微弧氧化电源 | 第20-21页 |
·微弧氧化装置及涂层的制备方法 | 第21页 |
·陶瓷涂层的表征方法 | 第21-23页 |
·陶瓷涂层厚度测试 | 第21-22页 |
·陶瓷涂层表面粗糙度测试 | 第22页 |
·陶瓷涂层相组成分析 | 第22页 |
·陶瓷涂层微观形貌分析 | 第22页 |
·陶瓷涂层元素组成分析 | 第22-23页 |
·陶瓷涂层的电化学评价方法 | 第23-25页 |
·极化曲线 | 第23页 |
·电化学阻抗谱(EIS)分析 | 第23-25页 |
第3章 生物陶瓷涂层的制备与表征 | 第25-55页 |
·氢氧化钠体系恒流模式下涂层的制备与表征 | 第25-33页 |
·反应时间对涂层的影响 | 第25-27页 |
·电流密度对涂层的影响 | 第27-29页 |
·反应频率对涂层的影响 | 第29-31页 |
·占空比对涂层的影响 | 第31-33页 |
·氢氧化钠-钙盐体系恒功率模式下涂层的制备与表征 | 第33-49页 |
·电解液组成对涂层的影响 | 第33-40页 |
·反应时间对涂层的影响 | 第40-43页 |
·电参数对涂层的影响 | 第43-49页 |
·不同电源模式对涂层组成结构的影响 | 第49-54页 |
·涂层厚度变化 | 第50页 |
·涂层粗糙度变化 | 第50页 |
·涂层相组成分析 | 第50-51页 |
·涂层表面形貌 | 第51页 |
·涂层截面形貌 | 第51-52页 |
·涂层EDS 分析 | 第52-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4章 生物陶瓷涂层的耐腐蚀性能研究 | 第55-72页 |
·不同电解液配方制备涂层的耐腐蚀性能 | 第55-59页 |
·钙盐浓度对涂层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 第55-57页 |
·氢氧化钠浓度对涂层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 第57-59页 |
·不同反应时间制备涂层的耐腐蚀性能 | 第59-61页 |
·极化曲线评价陶瓷涂层耐腐蚀性能 | 第59-60页 |
·EIS 谱图评价陶瓷涂层耐腐蚀性能 | 第60-61页 |
·不同电参数制备涂层的耐腐蚀性能 | 第61-65页 |
·峰值电流密度对涂层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 第61-63页 |
·频率涂层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 第63-65页 |
·不同电源模式下制备涂层的耐腐蚀性能 | 第65-68页 |
·极化曲线评价陶瓷涂层耐腐蚀性能 | 第65-67页 |
·EIS 谱图评价陶瓷涂层耐腐蚀性能 | 第67-68页 |
·不同浸泡时间的涂层电化学阻抗谱研究 | 第68-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5章 陶瓷涂层生长过程研究 | 第72-87页 |
·氢氧化钠体系陶瓷涂层的生长过程 | 第72-79页 |
·涂层的厚度与表面粗糙度的变化 | 第72-73页 |
·涂层的相组成分析 | 第73页 |
·涂层的表面形貌 | 第73-74页 |
·涂层的截面形貌 | 第74-75页 |
·涂层中元素含量分析 | 第75-76页 |
·涂层在工作液中的电化学测试 | 第76-79页 |
·氢氧化钠-钙盐体系陶瓷涂层的生长过程 | 第79-85页 |
·涂层的厚度与表面粗糙度的变化 | 第79页 |
·涂层的相组成分析 | 第79-80页 |
·涂层的表面形貌 | 第80页 |
·涂层的截面形貌 | 第80-81页 |
·涂层中元素含量分析 | 第81-82页 |
·涂层在工作液中的电化学测试 | 第82-85页 |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结论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3-95页 |
致谢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