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占有的物权法保护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引言 | 第11-14页 |
·选题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12-14页 |
2 占有保护的理论依据 | 第14-21页 |
·从占有性质的角度考察 | 第14-16页 |
·关于占有性质的讨论 | 第14-15页 |
·占有保护的依据在于其事实性 | 第15-16页 |
·从法哲学角度考察 | 第16-17页 |
·对占有人意志的保护 | 第16-17页 |
·效率性价值取向的体现 | 第17页 |
·从占有的社会功能角度考察 | 第17-21页 |
·保护背后的本权 | 第17-19页 |
·维护社会秩序与和平 | 第19-21页 |
3 占有保护的立法例考察 | 第21-27页 |
·罗马法和日耳曼法上的占有保护 | 第21-22页 |
·罗马法上的占有保护 | 第21-22页 |
·日耳曼法上的占有保护 | 第22页 |
·近代大陆法系各国的占有保护制度 | 第22-27页 |
·德国民法上的占有保护制度 | 第23页 |
·法国民法上的占有保护制度 | 第23-24页 |
·日本民法上的占有保护制度 | 第24-25页 |
·小结 | 第25-27页 |
4 占有人的自力救济权 | 第27-34页 |
·自力救济权的内涵及意义 | 第27-30页 |
·自力救济权的内涵 | 第27-28页 |
·赋予占有人自力救济权的必要性 | 第28-30页 |
·自力救济权的行使及限制 | 第30-32页 |
·自力救济权的行使要件 | 第30-31页 |
·自力救济权的行使及限制 | 第31-32页 |
·我国《物权法》上相关规定的缺失与完善 | 第32-34页 |
·比较法上之立法态度 | 第32-33页 |
·我国《物权法》的相关规定 | 第33-34页 |
5 占有保护请求权 | 第34-47页 |
·占有保护请求权的内涵 | 第34-36页 |
·占有保护请求权的定义 | 第34页 |
·占有保护请求权与物权请求权的关系 | 第34-36页 |
·占有保护请求权的行使 | 第36-42页 |
·占有保护请求权行使的前提 | 第36-38页 |
·不同种类占有保护请求权的行使 | 第38-40页 |
·占有保护请求权的行使期限 | 第40-42页 |
·关于间接占有的占有保护请求权 | 第42-45页 |
·间接占有的法律认可 | 第42-43页 |
·间接占有之法律保护 | 第43-45页 |
·我国《物权法》相关规定的不足及完善 | 第45-47页 |
6 占有之诉的构建 | 第47-56页 |
·占有之诉独立存在的意义 | 第47-49页 |
·关于占有诉权功能的学说 | 第47-48页 |
·占有之诉的现实意义 | 第48-49页 |
·我国占有之诉的构建 | 第49-56页 |
·比较法上之借鉴 | 第49-52页 |
·我国占有之诉的构建 | 第52-56页 |
7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