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引言 | 第10-12页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2-14页 |
·研究对象及抽样方法 | 第12页 |
·调查内容和方法 | 第12-13页 |
·质量控制 | 第13页 |
·资料分析 | 第13-14页 |
3 结果 | 第14-30页 |
·本次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 第14-15页 |
·艾滋病病毒传播途径知晓情况 | 第15-21页 |
·艾滋病防治行为认知情况 | 第21-28页 |
·艾滋病相关的态度持有率 | 第28-30页 |
4 讨论 | 第30-36页 |
·艾滋病病毒传播途径知识知晓情况 | 第30-32页 |
·艾滋病防治行为认知情况 | 第32-34页 |
·艾滋病相关态度持有率情况 | 第34-36页 |
5 结论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综述 青少年艾滋病健康教育现状 | 第40-56页 |
1.艾滋病在我国流行的态势及其流行严重危害性 | 第41-45页 |
·艾滋病知识 | 第41-43页 |
·艾滋病在我国流行的态势 | 第43-44页 |
·艾滋病流行的危害性 | 第44-45页 |
2.开展青少年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 第45-49页 |
·健康教育的概念 | 第45页 |
·健康教育是控制艾滋病的重要策略 | 第45页 |
·健康教育在艾滋病预防中的重要地位 | 第45-46页 |
·健康教育的成功与实际效果 | 第46页 |
·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目的和内容 | 第46页 |
·中国青少年所面临的艾滋病风险及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 第46-49页 |
3.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干预措施 | 第49-52页 |
4.目前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展望 | 第52-54页 |
·艾滋病健康教育存在的不足 | 第52页 |
·努力的方向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附录 | 第56-60页 |
个人简介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