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民事其他法权论文

我国产品质量责任归责原则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10页
引言第10-11页
一、产品质量责任概述第11-17页
 (一) 产品质量责任的主体第11-12页
 (二) 产品质量责任主体的义务第12-14页
  1. 生产者的产品质量义务第12-14页
  2. 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第14页
 (三) 判定产品质量责任的依据第14-17页
  1. 默示担保条件第14-15页
  2. 明示担保条件第15页
  3. 产品缺陷第15-17页
二、我国产品质量责任归责原则的现状分析第17-25页
 (一) 我国产品质量责任归责原则理论及不足第17-20页
  1. 担保责任理论第18页
  2. 过错责任理论第18-19页
  3. 过错推定责任理论第19-20页
  4. 严格责任理论第20页
 (二) 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的产品质量责任归责原则第20-23页
  1. 生产者产品质量责任适用的归责原则第21-22页
  2. 销售者产品质量责任适用的归责原则第22-23页
 (三) 其他辅助归责原则第23-25页
  1. 市场份额责任原则第23页
  2. 信息产品的信赖利益原则第23-25页
三、与国外产品责任归责原则的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第25-32页
 (一) 国外产品责任归责原则发展概况第25-28页
  1. 英美法系国家产品责任归责原则第25-27页
  2. 大陆法系国家产品责任归责原则第27-28页
 (二) 国外产品责任归责原则与我国产品质量归责原则的比较第28-30页
  1. 产品责任与产品质量责任的区别第28-29页
  2. 我国产品责任呈二元性特点第29-30页
 (三) 国外产品责任归责原则对我国的启示第30-32页
  1. 从我国实际出发确立严格责任原则第30-31页
  2. 担保责任与严格责任应并重第31-32页
四、我国产品质量责任制度的构建与完善第32-40页
 (一) 我国产品质量责任制度的构建第32-35页
  1. 明确严格责任原则第32-34页
  2. 建立担保责任与严格责任相结合的责任制度第34-35页
 (二) 我国产品质量责任制度的完善第35-40页
  1. 严格责任原则扩大到销售者第36-38页
  2. 完善担保责任制度第38-40页
结论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后记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切实践行物权法—努力开拓民营中小企业融资新渠道
下一篇:论事故车辆贬值费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