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一、浮动抵押制度概述 | 第8-12页 |
(一) 浮动抵押的起源与概念 | 第8-9页 |
(二) 浮动抵押的特点及其优越性与局限性 | 第9-12页 |
1. 浮动抵押的主要三项特点 | 第9-10页 |
2. 财团抵押主要的三项特点 | 第10-12页 |
二、对我国物权法浮动抵押制度的透视 | 第12-17页 |
(一) 我国的浮动抵押制度的三个主要特点 | 第12页 |
(二) 设立浮动抵押应当符合的条件 | 第12-13页 |
1. 主体条件 | 第12-13页 |
2. 客体条件 | 第13页 |
3. 形式上的条件 | 第13页 |
4. 实现抵押权的条件 | 第13页 |
(三) 浮动抵押权设立的法律后果 | 第13-14页 |
(四) 浮动抵押的登记及其效力 | 第14-17页 |
1. 浮动抵押登记的管辖机关 | 第15页 |
2. 浮动抵押登记的效力 | 第15页 |
3. 浮动抵押“登记对抗”存在例外 | 第15-17页 |
三、我国物权法浮动抵押的制度价值 | 第17-20页 |
(一) 有利于提高财产的经济效用 | 第17页 |
(二) 有利于拓宽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 第17页 |
(三) 有利于简化抵押手续,降低抵押成本 | 第17-18页 |
(四) 弥补传统抵押的不足 | 第18页 |
(五) 符合实践需要并与国际接轨 | 第18-19页 |
(六) 浮动抵押有利于避免因实现抵押权而导致企业破产的现象发生 | 第19-20页 |
四、物权法浮动抵押制度的风险分析与防范对策 | 第20-28页 |
(一) 浮动抵押的风险性分析 | 第20-21页 |
1. 道德风险 | 第20页 |
2. 市场风险 | 第20-21页 |
3. 经营风险 | 第21页 |
(二) 浮动抵押风险的防范与化解对策 | 第21-28页 |
1. 浮动抵押的适用主体应有具体的确定标准 | 第22-23页 |
2. 明确浮动抵押的适用范围 | 第23-25页 |
3. 须及时办理浮动抵押登记手续 | 第25页 |
4. 掌握浮动抵押的特点,控制信贷风险 | 第25-28页 |
五、践行浮动抵押制度开拓民营中小企业融资新渠道的政策建议 | 第28-34页 |
(一) 培育和发展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 第28-30页 |
(二) 政府应大力推动银行信贷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改革与创新 | 第30-31页 |
(三) 政府部门应加强信用环境建设 | 第31-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后记 | 第37页 |